
旧时迷信称拘鬼魂的阴差。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酒狂》:“子不可为也!死犹弗悟,不足復为人!请仍从东灵受斧鑕。”
东灵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释义可从词源学和实际应用两个层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东"指方位词,表示日出的方向,《说文解字》载"东,动也,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汉语大词典》,1994)。"灵"在《尔雅·释诂》中解作"神也",包含神灵、灵验、灵魂三重含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2005)。二字组合可理解为"东方的神灵",常见于古代祭祀文献,如《周礼·春官》记载的"五方神灵"祭祀体系。
二、地理实体专称 现代汉语中特指北京市门头沟区东灵山,系太行山脉北段主峰。据《北京市门头沟区志》记载,该山古称"矾山",因山顶建有东岳庙得名"东灵山",海拔2303米,是华北重要生态屏障(门头沟区人民政府官网,2023)。其命名承载着"东方灵秀之地"的地理文化内涵。
三、文学意象应用 在古典诗词中多作为东方祥瑞的象征,如明代诗人王绂《登东灵山》写道:"振衣直上东灵顶,下视寰区如井底",通过地理实体引申出"登高望远"的哲学意境(《明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这种用法延续至现代文学作品,常借指崇高境界或精神寄托。
“东灵”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种解释,需结合权威来源进行辨析:
一、传统含义(主流解释) 根据高权威性来源(、),其核心含义为: 旧时迷信中拘捕鬼魂的阴差,出自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酒狂》:"请仍从东灵受斧鑕"。该用法属于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民俗概念。
二、现代延伸用法(需谨慎参考) 部分低权威性网页(、)提出作为成语时,可引申为: 形容精神振奋、思维敏捷的状态,取"东方旭日"的活力意象与"灵"的聪慧含义结合。但此用法未见于古籍,可能属现代新解。
三、其他特殊指代
建议区分使用:学术或文史场景建议采用传统含义,现代引申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查证古籍时可参考《聊斋志异》原文,地理指代需通过地图定位确认。
白浊边祸不来梅常备军长于趁伙打劫垂佑颠窜低声哑气方贿仿像费气非想非非想处奉勅府钱负气含灵浮冗讣音黑波何省回衡胡梯骄阳接舆激奋斤量矜全骏良峻肃看席撩人礼坏乐崩龙斗伦等鲁鱼帝虎毛货名望盘错炮粲弃货请室穹汉气穴热泉三鱼砂礓善知识沙时计沙文盛况空前沈奫赊愿逝日水流花谢肆野铜面脱靶违命侯遐賮箱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