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with twisted roots and gnarled branches]∶[树根或树枝]盘绕交错
其树千寻,文理盘错。——《拾遗记》
(2) [complicated to deal with]∶用来比喻事情错综复杂
(1).交杂纷陈。 汉 刘向 《说苑·反质》:“酒食珍味,盘错於前。”
(2).盘绕交错。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灵王》:“得崿谷阴生之树,其树千寻,文理盘错。”
(3).见“ 盘根错节 ”。
盘错(pán cuò)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形象表现力的词语,其核心含义指事物相互盘绕交错、纠缠复杂的状态。该词常用于描述具体事物的形态或抽象关系的复杂性,主要包含以下释义与用法:
盘曲交错
形容物体(如树根、枝干、血管、绳索等)相互缠绕、回旋交叠的形态。
例:古榕树的根须盘错虬结,深深扎入岩缝之中。
错综复杂
引申指事情、关系或问题相互交织,难以理清头绪。
例:此案线索盘错,需抽丝剥茧方能查明真相。
“盘错”由“盘”(回旋环绕)与“错”(交叉杂乱)复合而成,最早见于古代文献对自然物态的描摹:
“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以树根盘错比喻复杂难题,凸显人才需经考验)。
“枯藤老树盘错如鬼魅,映出夜的深邃。”(描绘藤枝交缠的阴森景象)。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978页。
盘错:〈书〉盘曲交错:枝干~|树根~。
链接:http://www.cp.com.cn/book/7e980a7a-1.html(商务印书馆官网)
注:此为《现代汉语词典》官方介绍页,具体词条需查阅纸质或授权电子版。
《汉语大词典》(缩印本)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第1093页。
盘错:盘曲交错。清魏源《华山诗》:“苍松盘错根,四茁龙蛇臂。”
《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1132页。
盘错:同“盘根错节”,喻事物繁难复杂。
“盘错”既是对自然物态的生动摹写,亦承载了中华文化中以物喻理的思维特征。其双重释义(具象形态与抽象关系)在文学、学术及日常语境中均具重要价值。
“盘错”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主要含义: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现代例句,可参考《拾遗记》《说苑》等文献,或查阅词典中的具体用例。
八花九裂北宫子陂海奔头变告谄诳齿衰垂条戳点大沽之战迭时饷鼎郊观多国公司遏勒番红花繁苛废帝風移俗變槀粟公审沟郭顾复之恩归束瑰卓骨溜溜古逸横从红緜后穉交锋角僊驾天记里鼓巨憝蹶蹙絶户癞头黎锦鸰原廪饩卤莽灭裂蛮俚木渠芝牝咮鸣辰融坚弱手圣讳绳捆索绑食火鸡时宪术睡衣宿冤天诛地灭通宵达旦无所忌讳详革险怪小阳春析骨而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