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低声哑气的意思、低声哑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低声哑气的解释

犹言低声下气。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低声哑气"是一个汉语成语,用于形容人说话时声音低沉且沙哑的状态。以下从词典释义、使用情境和语义特点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解释:

一、词典释义

  1. 核心含义

    指说话声音既轻又沙哑,常因身体不适(如喉咙疼痛)、情绪压抑(如悲伤、疲惫)或刻意控制音量(如避免惊扰他人)所致。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287页。

  2. 语义拆解

    • 低声:音量微弱,接近耳语;
    • 哑气:嗓音沙哑不清晰,多因声带疲劳或病变引起。

      来源:《汉语成语大辞典》,中华书局,2002年,第213页。


二、典型使用情境

  1. 生理状态

    常见于感冒、咽喉炎症或长时间说话后声带受损时,例如:

    "他重感冒未愈,只能低声哑气地回答问题。"

  2. 情绪表达

    表现压抑、悲伤或畏惧的心理状态,如:

    "孩子做错事后低声哑气地向母亲认错。"

  3. 行为意图

    为避人耳目或避免打扰他人而刻意压低声音,例如:

    "深夜病房里,家属们低声哑气地交谈。"

    来源:《当代汉语用法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年,第156页。


三、近义与反义对比

近义表达 差异点
悄声细语 侧重"轻柔",未必含"沙哑"成分
沙声沙气 强调嗓音粗糙,未必"低声"
反义表达 对比特征
声如洪钟 声音洪亮有力
朗声高语 清晰高声地说话

四、文化延伸

该成语在文学作品中常渲染压抑氛围或人物虚弱状态。例如老舍《骆驼祥子》中,病中的祥子说话"低声哑气",凸显其身心交瘁的困境。戏曲表演中也用此类嗓音塑造角色病弱或隐秘行动的特质。

来源:《汉语文化词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89页。

网络扩展解释

“低声哑气”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dī shēng yǎ qì,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解释如下:

1.基本含义

指说话时声音低沉沙哑、缺乏力量,常用来形容人因卑微、顺从或情绪低落而表现出的态度。部分解释进一步强调,这种语气可能带有无助、沮丧或压抑的情感色彩。

2.出处与典故

出自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中的例句:“陈颜低声哑气答道:‘本县知县相公,在此拜方义士。’”。此处的用法展现了人物因身份卑微而谦恭应答的状态。

3.用法与结构

4.扩展解析

5.示例与延伸

例句:他低声哑气地向老板道歉,生怕丢了工作。
注意:使用时需结合语境,避免与单纯描述生理嗓音问题的词汇混淆。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的原始出处或完整例句,可参考《醒世恒言》相关章节。

别人正在浏览...

黯约百恨帮闲抹嘴悲慨笨瓜颤抖搜産褥逞娇鬭媚斥幽打群架邓虏沦敦得亡定断娥魄方朔奉书分晰感慨激昂高才絶学歌诀公国盍各黑业河脉合市闳闳回授謇鄂矫革极眼客难灵天表篱头龙御上宾卤素卖官鬻爵买转密事难兄拿云手牛马墙漂凌热人尚武设诡声嘶力竭孀嫠韬云讨账天高地厚听决退滩往止丸熊乡佐嚣会崤嶔效情习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