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叩枻的意思、叩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叩枻的解释

桨击船舷。谓摇动船桨。《文选·陶潜<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叩枻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李善 注:“《楚辞》曰:‘渔父鼓枻而去。’ 王逸 曰:‘叩船舷也。’”枻,或作“栧”。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叩枻(kòu yì)是古代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意象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划船时敲击船桨的动作,常见于描绘泛舟、渔隐等场景的文学作品。以下从词义、用法及文化内涵三方面详细解析:


一、词义解析

  1. 字义分解

    • 叩:本义为敲击、击打,如《说文解字》释“叩,击也”。
    • 枻(yì):指船桨或船舷。《广韵》注:“枻,楫也”,《楚辞》王逸注:“枻,船旁板也”。

      二字组合后,“叩枻”即指划船时以桨击水或轻敲船舷的动作,引申为行舟、泛舟之意。

  2. 引申意境

    该词常隐含闲适、归隐之情。如《楚辞·渔父》中“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虽未直用“叩枻”,但“鼓枻”(划动船桨)与之意境相通,均传递超然世外的隐逸姿态。


二、典籍用例与文学意象

  1. 《楚辞》中的原型

    虽《渔父》篇原文用“鼓枻”,但后世文人常以“叩枻”化用此典。如唐代李白《酬崔侍御》诗:“举棹扬舲一叩枻,惊飞白鹭下寒汀”,以“叩枻”代指泛舟,暗喻逍遥心境 。

  2. 隐逸文化的符号

    “叩枻”在诗词中多与渔父、扁舟意象结合,成为隐逸精神的象征。如明代高启《洞庭山》诗:“叩枻歌沧浪,逍遥看鸥鹭”,借动作抒写淡泊名利之志 。


三、词源演变与关联词汇

  1. 异体与近义词

    • 叩舷:与“叩枻”同义,如苏轼《赤壁赋》“扣舷而歌之”。
    • 鼓枻:见于《楚辞》,强调划桨行舟的动态。

      三者均以动作寄托超脱尘世的情感,属同一意象系统。

  2. 文化承袭

    该词可追溯至《庄子·渔父》中“槁木击舷”的隐者形象,后经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或棹孤舟”等文本强化,成为士人精神归宿的载体 。


四、现代应用与释义

现代汉语中,“叩枻”属罕用书面语,多出现于古典文学研究或仿古创作中。权威辞书如《汉语大词典》释其为:“叩击船桨。亦指泛舟”,强调其动作本质及文学象征性 。


参考资料

  1. 《楚辞补注》(中华书局,2015)王逸注“枻”字释义。
  2. 《高青丘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卷五《洞庭山》诗注。
  3. 《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16)对渔父意象的考据。
  4.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叩枻”词条。

网络扩展解释

“叩枻”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释义

叩枻(kòu yì)指用桨敲击船舷的动作,引申为划动船桨或摇船前行。例如陶潜在《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中写道:“叩枻新秋月,临流别友生”,描述月下划船与友人离别的场景。


二、详细解析

  1. 字义拆分:

    • 叩:原指敲击、叩打(如“叩门”),后引申为询问、试探(如“叩问”)。
    • 枻(yì):指船桨或船舷,如《楚辞·渔父》中“渔父鼓枻而去”,王逸注:“叩船舷也”。
  2. 文学用例: 该词多用于诗文,如陶潜诗句中的“叩枻新秋月”,通过动作描写烘托意境,体现古典诗词的凝练与画面感。


三、注意事项

如需进一步了解“叩”的其他含义(如叩首、叩诊),可参考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拜陵标明不形侪辈倡女出跨崔韬逢雌虎點地缔葺斗而铸锥舵机放从方舄蜚短流长非分之念凤靡鸾吪佛阁覆前戒后革道肐胝儿闳通灰除户型见徒吉地结婚金质奖酒盌芰制菊篱举謡言苛敛刻字拉锯离痕乱纷纷麻苎梦泡渑池之功冥绝墨彩恼害鸟惊鱼散泥糊糊扭缠髼鬙喷撒翩连乞佛气盖山河唼腊虫声乐手植水扭熟语坦笑踠跌倭扇吴榜无动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