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一盘食物。《汉书·郑当时传》:“其餽遗人,不过具器食。” 颜师古 注:“犹今言一盘食也。”
“器食”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器食”意为“一盘食物”,指用器皿盛放的单份食物。这一解释在多个权威词典中被统一提及。
在汉语词典中,“器食”被定义为简朴的饮食形式,常用于描述古代馈赠或待客时的食物规格。
该词强调食物的形式与容器的一体性,可能暗含“量少但礼节周全”的意味。例如《汉书》中的用法,反映郑当时待客时注重礼数而非铺张。
“器”在古汉语中既可指具体器皿(如餐具),也可引申为“度量”或“才能”;“食”则包括动词“吃”和名词“食物”两种含义。
《器食》是一个词组,由两个汉字组成。《器》通常指用来盛放东西的容器,可以是碗、盘子、杯子等等,也可以是比较大的器具如锅、瓶等。而《食》指的是食物。
《器食》中,第一个字《器》的拆分部首是“口”,表示与口有关,第二个字《食》的拆分部首是“食”,表示与食物有关。《器》共有8个笔画,而《食》有9个笔画。
《器食》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文献,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十年》中。在繁体字中,仍然写作《器食》。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器》在古代写作“罒”+“又”,即两个竖直的线形成一个方框,另外加上一个“又”字形。《食》在古代写作“饣”+“口”,即一个“饣”字旁边加上一个“口”字形。
1. 他从橱柜里拿出一个漂亮的瓷器,盛满了美味的食物。
2. 这个餐厅提供精美的器食,深受顾客的喜爱。
器具、器皿、盛食
盛饰、器皿
食具、食杂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