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督的意思、董督的详细解释
董督的解释
统率;监督。《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臣以具臣之才,荷上将之任,董督三军,奉辞於外,不得扫除寇难,靖匡王室。”《新唐书·姚璹传》:“遂造天枢,著己功德,命 璹 为使,董督之。”《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二年》:“以侍中开府仪同三司 邵陵王 纶 持节董督众军以讨 景 。”
词语分解
- 董的解释 董 ǒ 监督管理:董统。董督。董正(督察纠正)。董理。董事(某些企业、学校的资产所有者推举出来代表自己监督和主持业务的人)。董其成。 正:“余将董道而不豫兮”。 深藏:“年六十已上,气当大董”。 姓。
- 督的解释 督 ū 察看;监管:监督。督办。督导。督察。督促。督师。督率(刬 )(亦作“督帅”)。督战。督学。 责罚:督过(督察责备)。督责。 古代将官名:都督。督邮。督护。总督。提督。督抚。 笔画数:; 部首
网络扩展解释
“董督”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析如下:
一、基本含义
“董督”指统率、监督,常用于描述对军队、工程或重要事务的领导与监管。该词由“董”(主持、领导)和“督”(监督、指挥)组合而成,强调既主导又监督的双重职能()。
二、出处与例证
-
历史文献
-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记载:“董督三军,奉辞于外”,指刘备统率军队对外作战()。
- 《新唐书·姚璹传》提到武则天命姚璹“董督”建造天枢,体现工程监督职能()。
-
古代军事与行政
如《资治通鉴》中“董督众军以讨景”,说明该词多用于军事指挥场景()。
三、结构与用法
- 构词分析:联合式结构,“董”与“督”意义相近,共同强化领导与监管的双重含义()。
- 现代应用:可用于形容企业管理者、政府官员或项目负责人等角色,例如:“他在项目中董督全局,确保进度与质量”()。
四、相关例句
“臣以具臣之才,荷上将之任,董督三军,奉辞于外。”(《三国志》引文,)
“董督”是一个兼具历史厚重感和实用性的词汇,适用于强调权威性与责任感的语境。
网络扩展解释二
《董督》是一个汉字词语,常用于盛赞有权威和领导才能的人。下面是关于《董督》的一些详细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董督》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艸》和《目》。总共有13个笔画。
来源:《董督》这个词的来源较为模糊,但大多数认为它源于古代官职名称“董事长”,意为负责领导和管理的职位。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词逐渐演变为对有权威和领导能力的人的尊称。
繁体:《董督》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一样,没有改变。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的形状与现代有所不同。然而,《董督》这个词的字形在古代与现代大致相同,只是笔画顺序略有区别。
例句:他是我们团队的《董督》,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有效而有力的指导。
组词:董事长、董事会、监督、董事、总督、总董等。
近义词:领导、主管、管治、操纵、管理等。
反义词:随从、部属、下属、从众、从属等。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你对《董督》有更清晰的了解!
别人正在浏览...
报差鼻凹里砂糖弊本波罗岸不肩娼楼剗旧谋新刬灭椎埋狗窃待绝代名词点看刮刮拶拶诡笑斛舟贾风脚价椒泥交逐机勾进酬禁久慷恺康乐苦海无涯老泼狗吏典临身隶仆人六尺马留徐剑龙蟠虎伏螟蛉之子弭头南柯蚁能勾沛沛偏安偏劳破设设骞举青袅穷乡僻壤惓惓戎戒三善道三生赏获韶气天鹿蜩蜕铜唇铁舌枉贼伪道五官掾无条件香閤下潠田斜风细雨缬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