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五官掾的意思、五官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五官掾的解释

州郡的属官。《资治通鉴·齐明帝永泰元年》:“ 敬则 城局参军 徐庶 ,家在 京口 ,其子密以报 庶 , 庶 以告 敬则 五官掾 王公林 。” 胡三省 注:“自 晋 以来,诸郡有五官掾。”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五官掾”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官职,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定义

“五官掾”是汉代至魏晋时期州郡长官的属官,属于地方行政体系中的辅助职位。主要职责包括:

  1. 主持祭祀:负责春秋祭祀活动;
  2. 代理职务:在功曹史(主管人事的官员)或其他属官空缺时,临时署理相关事务;
  3. 无固定职掌:日常无特定专职,属于“备用官员”。

二、词源解析

三、历史记载

《资治通鉴》中曾提到南齐时期的五官掾参与军事行动,印证其职能的灵活性。此官职自晋代起逐渐制度化,成为郡级行政的常见配置。

四、常见误解

部分现代词典错误将其解释为“形容五官齐全的成语”,实为混淆了“五官”的两种含义。在官职语境中,“五官”与人体器官无关。

“五官掾”是古代地方行政中的辅助性官职,需结合历史文献和权威词典理解其真实含义。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资治通鉴》及汉代职官研究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五官掾

五官掾是一个汉字词,意思是指掌管五官的官员。它的拆分部首是“口”和“手”,其中“口”作为上部,代表五官中的口部,而“手”作为下部,代表该官员的职责是操作、管理五官。根据笔画规则,五官掾共有11画。

这个词的来源可追溯到中国古代。在古代社会中,五官掾是天子身边的重要官员之一,负责管理天子的五官工作。他们需要维护天子的面容、听觉、嗅觉、味觉和视觉等五个方面,确保天子的健康和形象。

繁体字“五官掾”和简体字没有区别,都是由口和手两个部首组成。在汉字简化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例如,在经典著作《四书五经》中,对于“五官掾”的写法是“五官逺”。这里的“逺”为古代用字,它在形状上与现代的“掾”相似,都是由“手”和“足”组成,表示务实、执掌之意。

一些例句中可以使用五官掾这个词,例如:

1. 古代皇宫中,五官掾负责维护皇帝的容貌和保证他的五官健康。

2. 在现代社会,美容师可被视为五官掾的一种,因为他们通过技术手段保养和改善人们的五官形象。

与五官掾相关的组词可以有“五官”、“掾职”等,这些词在不同场景中可以用来形容与五官工作、管理相关的事物。

作为近义词,我们可以使用“五官官员”、“五官管事”等来表达与五官掾类似的含义。

反义词方面,可以使用“疏于五官”、“五官无术”等来表示与五官掾相反的意思,即不擅长或没有资格处理五官方面的事务。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