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董督的意思、董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董督的解釋

統率;監督。《三國志·蜀志·先主傳》:“臣以具臣之才,荷上将之任,董督三軍,奉辭於外,不得掃除寇難,靖匡王室。”《新唐書·姚璹傳》:“遂造天樞,著己功德,命 璹 為使,董督之。”《資治通鑒·梁武帝太清二年》:“以侍中開府儀同三司 邵陵王 綸 持節董督衆軍以讨 景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董督”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析如下:

一、基本含義

“董督”指統率、監督,常用于描述對軍隊、工程或重要事務的領導與監管。該詞由“董”(主持、領導)和“督”(監督、指揮)組合而成,強調既主導又監督的雙重職能()。

二、出處與例證

  1. 曆史文獻

    • 《三國志·蜀志·先主傳》記載:“董督三軍,奉辭于外”,指劉備統率軍隊對外作戰()。
    • 《新唐書·姚璹傳》提到武則天命姚璹“董督”建造天樞,體現工程監督職能()。
  2. 古代軍事與行政
    如《資治通鑒》中“董督衆軍以讨景”,說明該詞多用于軍事指揮場景()。

三、結構與用法

四、相關例句

“臣以具臣之才,荷上将之任,董督三軍,奉辭于外。”(《三國志》引文,)

“董督”是一個兼具曆史厚重感和實用性的詞彙,適用于強調權威性與責任感的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二

《董督》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盛贊有權威和領導才能的人。下面是關于《董督》的一些詳細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董督》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艸》和《目》。總共有13個筆畫。 來源:《董督》這個詞的來源較為模糊,但大多數認為它源于古代官職名稱“董事長”,意為負責領導和管理的職位。隨着時間的推移,該詞逐漸演變為對有權威和領導能力的人的尊稱。 繁體:《董督》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一樣,沒有改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的形狀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董督》這個詞的字形在古代與現代大緻相同,隻是筆畫順序略有區别。 例句:他是我們團隊的《董督》,對我們的工作進行有效而有力的指導。 組詞:董事長、董事會、監督、董事、總督、總董等。 近義詞:領導、主管、管治、操縱、管理等。 反義詞:隨從、部屬、下屬、從衆、從屬等。 希望這些信息能幫助你對《董督》有更清晰的了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