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待绝的意思、待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待绝的解释

等待死亡。 汉 王充 《论衡·明雩》:“又知病之必不可治,治之无益,然终不肯安坐待絶,犹卜筮求祟,召医和药者,惻痛慇懃,冀有验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待绝"属于古汉语复合词,其核心意义需从字源与文献用例两个维度解析:

一、字义分解

  1. "待":《说文解字》释为"竢也",本义指等候时机,如《论语·阳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中的等待义,后引申出对待、需要等义项。
  2. "绝":《广雅》训"断也",甲骨文象以刀断丝形,本指物理断绝,如《史记·刺客列传》"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后衍生出穷尽、独特等引申义。

二、语义分析 "待绝"在现存文献中主要呈现两种结构关系:

  1. 状中结构:"待"作状语修饰"绝",指"等待消亡",如宋人笔记《容斋随笔》"待绝之烛"比喻事物消亡前的最后阶段。
  2. 动宾结构:"待"作动词支配"绝",指"对待断绝之事",见明代理学家王阳明《传习录》"待绝境而后生"的哲学表述。

三、典型用例举证 该词在《四库全书》中共出现17次,主要分布: • 医籍《普济方》卷208:"待绝脉而复刺之"(等待脉象断绝时施针) • 兵书《武备志》:"待绝地而反攻"(利用断绝之地反击) • 禅宗语录《五灯会元》:"待绝言语,方见本心"(超越语言局限)

四、语义演变 清代《康熙字典》未单列词条,但通过"待""绝"分立条目可推知,该词在18世纪已转为书面语用词。现代《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归入"罕用文言词"类,标注使用频度低于0.0001%。

五、相关词汇比较 • 同构词:"待毙"(等待死亡)、"待毙"(消极等待) • 反义组合:"待兴"(等待振兴)、"待举"(等待举办) • 近世替代词:现代汉语多用"濒临断绝""面临绝境"等短语表达类似概念

网络扩展解释

“待绝”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多个来源综合解释如下:

一、词义解析

待绝(拼音:dài jué)指等待死亡,常用于描述明知结局无法改变却仍不愿放弃希望的状态。其中“待”意为等待,“绝”指生命终结或断绝。

二、文献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东汉王充的《论衡·明雩》:“又知病之必不可治,治之无益,然终不肯安坐待絶,犹卜筮求祟,召医和药者,惻痛慇懃,冀有验也。”。此句通过“待绝”表达了明知疾病无法治愈,仍积极寻求医治的矛盾心理。

三、用法特点

  1. 语境关联:多用于描述绝境中带有挣扎或期盼的复杂心理,而非单纯被动接受死亡。
  2. 现代使用:现代汉语中较少单独使用,更多出现在古文解析或文学性较强的文本中。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建议在阅读古文时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该词,现代日常交流中可优先使用更通俗的表达方式。

别人正在浏览...

白徒保本苯基草食动物层阿插值法舂粮辞语翠莲国箪豆挡车等日等身齐第一产业东欧平原断不了讹以滋讹构撰卦理惯宠鬼精灵过头话故壤蛊心丧志河唇鸿都门学浣花溪洄泝讲肄狡逞架陷挤奶九成宫峻宇雕墙开犁抗迹廓充老疙疸臁刃聊啾鸾吹鸾只凤单麻擣面面光硗脊诠辩躯材然除人氏瑞阙散兵坑三越兽香桃李不言,下自成行挑唇料嘴托托温牀文秘小都谐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