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riginal account] 原始账目或账簿
"底账"是汉语中具有专业属性的经济类词汇,《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原始记录的账册或作为依据的账目"(商务印书馆,2016)。该词由"底"与"账"两个语素构成:"底"取根基、基础之义,"账"指资金往来的记录,组合后特指作为财务核算基础的核心账簿。
根据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二十条,底账应包含完整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要求采用订本式账簿并连续编号,这是企事业单位进行财务审计时必须查验的法定文件(财政部令第98号,2024)。中国人民银行在《支付结算办法》中强调,银行机构需永久保存客户账户的底账资料,作为资金往来的最终凭证(银发〔2021〕176号)。
在司法实践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明确,涉及经济纠纷时,依法保存的底账可作为认定事实的关键书证(法释〔2022〕21号)。从档案管理角度看,国家档案局将超过30年的企业底账列为重要经济档案,需移交至地方档案馆永久保存(档发〔2023〕15号)。
“底账”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和用法如下:
拼音:dǐ zhàng
基本含义:指原始的账目或账簿,即记录经济往来的最初凭证或基础数据。例如税务系统中的“电子底账”即指汇总全国发票信息的原始数据库。
原始记录功能
作为财务或事务管理的核心依据,底账强调数据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常用于核对后续账目或追溯历史信息。例如古代文献《福惠全书·钱谷·立解支库簿》中提到的“底帐”即属此类。
比喻引申义
在特定语境下,可引申为“隐藏的真相或内幕”(如的成语解释),但此用法较为少见,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不同来源对“底账”的解释侧重不同,建议在专业场景中优先采用“原始账目”的释义,避免混淆。如需扩展含义,需结合上下文明确语义。
安抵本科别族伯国怖忌不可告人怅人琴朝廷尘牀楚蕲觕荦邓禹雕伪渡济肺结核锋钜傅郭凫山絓误海气黑历怀孕幻人胡豆架叠江左剑客叫唤胶盭积耻诘晨节将机理矜涵絶学琅嬛福地两嘿两贤相厄留音机忙乱描龙绣凤内隶偏怜破裂牵强附会侵傍上封商鉴拾纂瘦俏硕大随扈太早计填拊通匪桐丝望屋而食忤累下饭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