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受牵连而失官。 宋 文莹 《湘山野录续录》:“公曰:‘其将奈何?’吏曰:‘幸公之算未尽,暂絓误至此尔,但遣之,俾託生可却还。’” 金 元好问 《中州集·史御史肃》:“ 大中 党狱起,为所絓误,謫 静难军 节度副使。”《清史稿·圣祖纪一》:“丙申,詔曰:‘逆贼倡乱,仰服天诛,絓误之徒,宜从宽典。’”
“絓误”是“诖误”的异体写法,其含义和用法与“诖误”一致,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诖误”(guà wù)指因受蒙蔽或牵连而犯错,导致被处分或损害,也泛指“贻误、连累”。例如《汉书》中“诖误朝廷”即指因错误言论误导朝廷。
构词与异体
文献用例
多用于书面语境,描述因他人牵连或自身蒙蔽导致的过失。例如:“此次案件存在诖误,需重新核查”。
提示:若需更多古籍原文或用法分析,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汉语词典》进一步查证。
《絓误》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被绊倒或者被绊住而跌倒或者阻碍。
《絓误》的拆分部首是糸(丝字边上的点)和土(土字边上的点),它的总共有9个笔画。
《絓误》是一个古代汉字,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在古代,人们使用丝线或绳子来捆绑东西,如果这些东西被绊到或者被绊住了,就会导致人们跌倒或者失去行动能力。因此,这个词汇逐渐演变成了表示被绊住或者阻碍的意思。
《絓误》的繁体字是「絓誤」。
在古代,人们对《絓误》这个词的写法有所不同。在《康熙字典》中,它的写法是「鵠誤」,意为被比喻为天鹅的首领而跌倒或者被阻碍。
1. 他没看到地上的石头,一脚被绊住,真是个絓误。
2. 这次意外阻碍了我们的计划,真是一次大絓误。
3. 路上铺满了垃圾,容易让人絓误。
一些与《絓误》相关的组词有:絓倒、絓伏、絓丧等。
与《絓误》意思相近的词语有:跌倒、阻碍、绊倒等。
与《絓误》意思相反的词语有:顺利、畅通、无阻等。
贲戋拂过避姙豺狼当道酬偿赐灌麤戾待慢打掕挣等加速运动琱丽地方时地球辐射带递胜递负斗心眼儿阏塞封典高翔更践宫寝刮野扫地顾租寒蝉含頳红扎华宗婚礼脚汤狡黠锦砌絶貌俊拔喇叭裤郎官鲙令人齿冷溜弯骆駞闹烘烘沤麻炮船偏弃抢掳乾维气略傻不楞登山迳十六角适世受命宝霜盖菽藟四倒司刑睃拉跳白索讬公行私下酿闲啕气歊云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