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跟随皇帝出巡。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 宗伯 后以随扈南巡,道卒。”
随扈(suí hù)是现代汉语中的书面用语,指跟随并护卫重要人物(尤指帝王或权贵)的行为或人员。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展开:
动词用法
指随从护卫的行为,强调“跟随保护”的双重动作。
例:御前侍卫随扈皇帝南巡。(《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商务印书馆, 2016.
名词用法
指执行护卫任务的随从人员,常见于历史或正式语境。
例:清代帝王出巡时,随扈多达数百人。(《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来源: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古代词源
“扈”本义为“护驾”,《周礼》已有“扈从”一词;“随扈”为后起复合词,多见于明清文献,如《明史·职官志》载锦衣卫“掌直驾侍卫、巡查随扈”。
来源:许嘉璐. 中国古代礼俗辞典[M].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91.
现代语义窄化
当代多用于描述历史场景或仿古语境,日常口语中已被“陪同护卫”“随行安保”等替代。
来源:吕叔湘. 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 商务印书馆, 1999.
词汇 | 差异点 | 示例场景 |
---|---|---|
随扈 | 强调护卫职责,多用于权贵 | 帝王出巡、要员访问 |
随从 | 侧重跟随服务,无强制护卫义 | 商人带随从洽谈业务 |
侍卫 | 专指职业护卫人员 | 宫廷侍卫值守 |
来源:朱景松. 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M]. 语文出版社, 2009.
用于描述古代帝王出行仪仗,如:“康熙六次南巡,曹寅屡任随扈。”(《清史稿》)
常见于历史小说、影视剧本,如:“随扈们按刀肃立,屏息守护銮驾。”
借古喻今的修辞手法,如:“首脑峰会期间,随扈队伍严密戒备。”
据《中国军事制度史》载,随扈制度在周代初见雏形,至清代形成“銮仪卫”“护军营”等专职机构,其编制、武器配备均有严格典章。现代汉语中保留该词,体现了语言对历史文化的承袭。
来源:白钢.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M]. 人民出版社, 1996.
“随扈”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uí hù,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历史语境
原指跟随皇帝出巡的随从或护卫。例如清代陈康祺《郎潜纪闻》中提到官员“随扈南巡”,即伴随皇帝南巡途中去世()。
现代用法
延伸为国家领导人、官员的保镖或随行人员。例如新闻报道中提到的“瓜国随扈以保护总统为由阻挡台方人员进入会场”()。
提示:若需更多例句或历史文献出处,可参考搜狗百科、查字典等来源。
坳泓豹侯八仙过海冰上舞蹈不猧不魀陈陈诚士鉏耰第三産业二川凡听封箱刚德冠挂谷明国妖化心胡二巴越忽亲饥肠桀士计考警捕警头酒逢知己千钟少揩击亢答匡子辽塞脟圈逻守驴马头緑玉杖卖劲谬越漂梗萍梗器量绮纨扔弃乳筩牲璧省旷舍字识变顺权说价送殡夙世桃楫殄除亭伯土种王子航五粱禾无中生有乡邦显设显佑协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