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持节的大将。泛指总军戎者。《陈书·高祖纪下》:“若乐随 临川王 及节将立效者,悉皆听许。”
(2).犹节帅。 唐 元稹 《立部伎》诗:“如今节将一掉头,电卷风收尽摧挫。” 宋 孔平仲 《续世说·企羡》:“ 唐 初选尚,多於贵戚,或武臣节将之家。”
关于“节将”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节将”读作jié jiāng,是古代军事官职名称,指持节的大将或统率一方军队的高级将领,常被用来代指拥有军事指挥权的总军戎者。
魏晋南北朝时期
作为持节将领的简称,总掌某一地区的军事。例如《三国志·魏书·牵招传》中记载的护乌丸校尉田豫,便属于这一职位。
唐代至宋代
含义扩展为“节帅”,即节度使级别的军事统帅。如唐代元稹《立部伎》诗中的“节将一掉头”,以及宋代孔平仲《续世说》中提到的武臣节将。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陈书》等古籍,或知网百科的详细考据。
节将(jié jiāng)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意思是节日快要到来的意思。
节将的拆分部首是艸(草字头)和寸(寸字底),共有13个笔画。
节将最早出现在《诗经·大雅·载》中,原意为控制乐曲的节奏。后来引申为节日即将到来的意思。
节将的繁体字为節將。
古时候,节将的写法为灬凵(火字旁)支(习字的帚旁),总共13画。
1. 今天是国庆节将,大家都非常兴奋。
2. 明天是妈妈的生日,节将到来,我们要给她一个惊喜。
节日、将至、倒计时、即将、将至、快到、快将到来
节日、到来、即将
结束、离去、消失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