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夫的意思、丁夫的详细解释
丁夫的解释
见“ 丁夫 ”。
(1).壮健的男子。 汉 王符 《潜夫论·浮侈》:“或丁夫世不传犁锄,怀丸挟弹,携手遨游。”《三国志·吴志·骆统传》:“郡县荒虚,田畴芜旷,听闻属城,民户浸寡,又多残老,少有丁夫。” 南朝 宋 何承天 《安边论》:“丁夫匹妇,春夏佃牧。”
(2). 唐 代丁谓正役,夫谓杂徭。后泛指服力役的人夫。 唐 陈子昂 《上军国机要事》:“方寒冰冻,一无资粮,国家更无优恤;但切勒赴艰,比闻丁夫,皆甚愁嘆。” 明 李梦阳 《朝饮马送陈子出塞》诗:“今年下令修筑边,丁夫半死 长城 前。”《清史稿·食货志二》:“九年, 河 决 封丘 ,起 大名 , 东昌 , 兗州 及 河南 丁夫数万塞之。”亦作“ 丁伕 ”。 曹禺 《胆剑篇》第三幕:“该出的丁伕徭役,你们抗拒不出。”
词语分解
- 丁的解释 丁 ī 天干的第四位,用于作顺序第四的代称:丁是丁,卯是卯。 成年男子。 人口。 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园丁。 丁 ē 〔丁丁〕象声词,形容伐木、下棋、弹琴的声音。 笔画数:; 部首:一; 笔顺编号:
- 夫的解释 夫 ū 旧时称成年男子:渔夫。农夫。万夫不当之勇。 旧时称服劳役的人:夫役。拉夫。 〔夫子〕a.旧时对学者的称呼;b.旧时称老师;c.旧时妻称夫;d.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 与妻结成配偶者:丈夫。夫
网络扩展解释
“丁夫”是一个具有历史色彩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
壮健的男子
指身体强健的成年男性,常见于古代文献。例如《三国志》提到“少有丁夫”,强调年轻力壮者稀缺。
-
服力役的人
唐代将“丁”指正役(主要劳役)、“夫”指杂徭(临时劳役),后泛指被征调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如明代李梦阳诗中描述“丁夫半死长城前”,反映劳役的艰辛。
二、历史用法与引申
- 文献例证
- 《晋书》记载“丁夫战于外”,指青壮年男性参与战争。
- 汉代王符《潜夫论》批评社会现象时,提到“丁夫”不务农而游荡,体现其本义为劳动者。
- 社会角色
该词常隐含“承担重体力劳动却未被重视”的群体特征,如修筑河堤、长城等大型工程中的征调者。
三、其他相关
- 姓名寓意
作为名字时,“夫”象征成年男子的责任感,如“顶天立地大丈夫”。
- 现代使用
当代已较少使用,多出现在历史研究或文学作品中。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三国志》《晋书》等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丁夫(dīng fū)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丁夫是汉语词汇,指的是在古代官府中从事打杂杂务的人员,类似于今天所说的杂工或者杂役。他们负责庭院清扫、跑腿办事等琐碎杂务。
拆分部首和笔画:丁夫的拆分部首是丁(dīng),笔画为四画。
来源:丁夫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宗伯·大食之礼》:“丁夫其食曰者张胶粉以祭。”后来在古代文献中广泛使用。
繁体:丁夫的繁体字为丁夫。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中,丁夫的写法并没有太大变化,仍然是两个部首组合而成。
例句:他是宫廷里的一名丁夫,负责打扫清理庭院。
组词:丁夫没有太多的常用组词,但可以和其他词语组合使用,如丁夫排水(负责排水的丁夫)。
近义词:丁夫的近义词可以是杂工、杂役等词语,指的是从事类似杂务的人员。
反义词:丁夫的反义词可以是高官、贵族等词语,指的是地位高、职务尊贵的人员。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