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丁夫的意思、丁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丁夫的解釋

見“ 丁夫 ”。


(1).壯健的男子。 漢 王符 《潛夫論·浮侈》:“或丁夫世不傳犁鋤,懷丸挾彈,攜手遨遊。”《三國志·吳志·駱統傳》:“郡縣荒虛,田疇蕪曠,聽聞屬城,民戶浸寡,又多殘老,少有丁夫。” 南朝 宋 何承天 《安邊論》:“丁夫匹婦,春夏佃牧。”

(2). 唐 代丁謂正役,夫謂雜徭。後泛指服力役的人夫。 唐 陳子昂 《上軍國機要事》:“方寒冰凍,一無資糧,國家更無優恤;但切勒赴艱,比聞丁夫,皆甚愁嘆。” 明 李夢陽 《朝飲馬送陳子出塞》詩:“今年下令修築邊,丁夫半死 長城 前。”《清史稿·食貨志二》:“九年, 河 決 封丘 ,起 大名 , 東昌 , 兗州 及 河南 丁夫數萬塞之。”亦作“ 丁伕 ”。 曹禺 《膽劍篇》第三幕:“該出的丁伕徭役,你們抗拒不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丁夫”是一個具有曆史色彩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壯健的男子
    指身體強健的成年男性,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三國志》提到“少有丁夫”,強調年輕力壯者稀缺。

  2. 服力役的人
    唐代将“丁”指正役(主要勞役)、“夫”指雜徭(臨時勞役),後泛指被征調從事體力勞動的人。如明代李夢陽詩中描述“丁夫半死長城前”,反映勞役的艱辛。


二、曆史用法與引申


三、其他相關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三國志》《晉書》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丁夫(dīng fū)這個詞是什麼意思:丁夫是漢語詞彙,指的是在古代官府中從事打雜雜務的人員,類似于今天所說的雜工或者雜役。他們負責庭院清掃、跑腿辦事等瑣碎雜務。 拆分部首和筆畫:丁夫的拆分部首是丁(dīng),筆畫為四畫。 來源:丁夫一詞最早見于《周禮·春官宗伯·大食之禮》:“丁夫其食曰者張膠粉以祭。”後來在古代文獻中廣泛使用。 繁體:丁夫的繁體字為丁夫。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丁夫的寫法并沒有太大變化,仍然是兩個部首組合而成。 例句:他是宮廷裡的一名丁夫,負責打掃清理庭院。 組詞:丁夫沒有太多的常用組詞,但可以和其他詞語組合使用,如丁夫排水(負責排水的丁夫)。 近義詞:丁夫的近義詞可以是雜工、雜役等詞語,指的是從事類似雜務的人員。 反義詞:丁夫的反義詞可以是高官、貴族等詞語,指的是地位高、職務尊貴的人員。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