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稻黍的意思、稻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稻黍的解释

稻和黍。《左传·僖公三十年》“荐五味,羞嘉穀” 晋 杜预 注:“嘉穀,熬稻黍也,以象其文也。”《急就篇》卷二:“稻黍秫稷粟麻秔。” 颜师古 注:“稻者有芒之穀总名也,亦呼为稌。黍似穄而黏,可以为酒者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稻黍"是由"稻"和"黍"两个单字组成的复合词。根据《汉语大词典》和《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的释义:

一、基本释义

  1. 稻:禾本科一年生水生草本,学名Oryza sativa L.,籽实称稻谷,去壳后称大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起源于长江流域,栽培历史超万年。
  2. 黍:禾本科黍属植物(Panicum miliaceum),又称糜子,籽实呈黄色小圆粒,煮熟后具黏性,古代列为五谷之一,主要种植于黄河流域干旱地区。

二、词源考证 《说文解字》载:"稻,稌也";"黍,禾属而黏者也"。二者合称最早见于《诗经·豳风》"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东汉郑玄注"黍稻并收"。

三、文化内涵

  1. 在《周礼·职方氏》中被列为九州重要物产,代表古代农耕文明的核心作物。
  2. 作为祭祀礼器,《礼记·月令》记载"孟夏之月,农乃登黍,天子乃以犬尝黍",体现其神圣性。

四、现代应用 根据农业农村部2023年统计公报,我国稻谷年产量2.1亿吨位居全球第一,黍类作物因耐旱特性,在西北干旱地区仍保有60万公顷种植面积。

网络扩展解释

“稻黍”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稻黍”指稻和黍两种谷物的合称。


二、古籍引证

  1. 《左传·僖公三十年》
    晋代杜预注:“嘉穀,熬稻黍也,以象其文也。”
    (“嘉穀”指经过加工的稻黍,象征礼仪或祭祀用途。)
  2. 《急就篇》
    颜师古注:“稻者有芒之穀总名也,亦呼为稌;黍似穄而黏,可以为酒者也。”
    (稻是带芒谷物的统称,黍类似穄但更黏,适合酿酒。)

三、作物特征对比

特征
分类 水稻、陆稻(通常指水稻) 黄米(黏性较强)
用途 主食(大米) 酿酒、传统糕点
形态 子实有芒,狭长叶 穗状花序,子实圆形

四、文化意义

古代“稻黍”常作为祭祀或礼仪中的“嘉穀”,象征五谷丰登。例如《急就篇》将其与秫、稷等并列为重要谷物。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典》或《沪江在线词典》的详细注释。

别人正在浏览...

八伯谤刺炳烺不慧不文参股厕贱层构朝望赤伏符储峙撮捧叠绕鹅帽尔雅温文繁华损枝分分凤仙花福相关试鼓吹乐闺阃黑白片儿将巨奬章翦刷叫啸几臣进脯净高浄眼禁女瀱汋雷气良货燎薰龙帷緑衣使者杩槎煤渣冥顽捧托屏风九迭七扭八歪弃繻者却粒热蟒若其三马使命试墨水碧天关听其自便土狗子颓没侮翫祥图鲜花宵衣旰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