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音响悠扬。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器和故响逸,张急故声清。”
(2).比喻文气奔放。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体性》:“ 嗣宗 俶儻,故响逸而调远。” 金 松岑 《文学上之美术观》:“采壮者抑其侈,响逸者止其流。”
“响逸”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含义:
音响悠扬
指声音清越、悠扬,常用于形容音乐或自然声响。例如三国魏嵇康在《琴赋》中提到:“器和故响逸,张急故声清”(琴身调和则声音悠扬,琴弦紧则音色清亮)。
比喻文气奔放
引申为文章气势洒脱、不拘一格。如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评价阮籍(嗣宗):“俶儻,故响逸而调远”(因其性格洒脱,故文风奔放而意境深远)。金松岑在《文学上之美术观》中也用此词强调对文气的节制:“采壮者抑其侈,响逸者止其流”。
该词多用于文学评论或古典艺术赏析,现代语境较少使用。需注意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指向“声音”还是“文风”。
响逸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首组成:响(xiǎng)和逸(yì)。它的笔画数目为19画。
响逸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尔雅·释言》一书中,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它是由“响”和“逸”两个字合并而成,形成了一个新的意义。
在繁体字中,响逸的写法是「響逸」。
在古代汉字字典中,响逸的写法是不同于现代的繁体字的。具体的写法在汉字发展过程中可能有所变化。
以下是一些使用响逸的例句:
与响逸相关的组词有:
与响逸的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与响逸意思相反的词语包括: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