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言整肃自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卫军 僧弥 殊不肃省,乃侵陵上国也。”
“肃省”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下有两种解释:
基本解释
指自我整肃、自我反省的态度或行为,强调以严肃庄重的方式进行内在约束。该义项来源于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雅量》。
古籍例证
《世说新语》中记载:“卫军僧弥殊不肃省,乃侵陵上国也。” 意为卫军僧弥未能自我整肃,导致侵犯他国,侧面印证“肃省”的严肃自省内涵。
部分资料(如)将“肃省”解释为“严肃节约”,认为“省”指节省资源。但这一说法缺乏古籍或权威文献支持,可能源于对“省”字多义性的误解。根据高权威性来源(如沪江词典、HttpCN词典),此解释存疑,建议以“整肃自省”为准确释义。
肃省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汉字词,包含了“肃”和“省”两个部分。
肃省的拆分部首为“月”和“广”。其中,“月”是指“肉”,表示该字与食物、肉食有关;“广”是指“广场”,表示该字与地方、场所有关。
肃省的笔画分别为“8”和“9”。其中,“肃”的笔画为8画,而“省”的笔画为9画。
肃省一词来源于古代汉语,意思指的是严肃地节约、节省。它常常用来表示在物质、财务或时间等方面保持节约和勤俭。
在繁体字中,“肃省”的写法保持不变,仍然是“肃省”。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肃省的写法略有不同。古代的“肃”字是由“肅”字代替的,而“肅”字的部首为“⺼”,表示该字与肉食有关。
以下是一些关于肃省的例句:
以下是一些与肃省相关的组词:
以下是一些与肃省近义词:
以下是一些与肃省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