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克殄的意思、克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克殄的解释

(1).歼灭。《陈书·世祖纪》:“今元恶克殄,八表已康,兵戈静戢,息肩方在,思俾余黎,陶此宽赋,今岁军粮通减三分之一。”

(2).指歼灭敌人。 唐 牛肃 《吴保安》:“以将军英勇,兼足下才能,师之克殄,功在旦夕。”


歼灭。《后汉书·党锢传·李膺》:“诚自知衅责,死不旋踵,特乞留五日,剋殄元恶,退就鼎鑊,始生之愿也。”《晋书·刘元海载记》:“诚能命将四出,决机一掷……此 高皇帝 之所以创竖鸿基,剋殄彊 楚 者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克殄”是一个较为罕见的文言词汇,由“克”和“殄”两字组成:


  1. 本义为“战胜、攻克”,如《尚书》中“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引申为“能够”(如“克终者盖寡”)或“克制”(如“克己复礼”)。


  2. 意为“灭绝、消灭”,如《诗经》中“邦国殄瘁”,成语“暴殄天物”中的“殄”即指“糟蹋、毁灭”。

组合含义
“克殄”可直译为“攻克并消灭”,多用于描述军事或政治上的彻底胜利,如“克殄敌寇”。但因该词在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注意
若此词出自古籍或特定文本,建议提供更多上下文以便精准解读。若为现代自造词,可能存在用字误差(如“克殄”或为“克殄”笔误),需进一步确认。

网络扩展解释二

克殄

克殄是一个中文词汇,用来形容击败、消灭或彻底消灭某种事物。它的拆分部首是克(八点矢)和殄(殳殹),总共由15画组成。

克在这个词中意味着克制、克服或战胜的意思。殄表示消失、彻底摧毁的意思。

克殄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诗经》中的《鹿鸣之什·兔罝》篇。在这篇诗中,有一句歌词“兔罝兔罝,无力于克殄”描述了兔子通过隐藏掩护自身以逃避克制。

克殄在繁体中文中的写法保持不变。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克殄有如下写法:克斩、克奏、克却。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他们联合起来克殄了恶势力。

2. 这个病毒应该被彻底克殄。

组词:克难、克敌、殄灭、消殄。

近义词:战胜、击败、消除。

反义词:保留、保存、保全。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