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登熟的意思、登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登熟的解释

庄稼成熟。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昔者 吴王 夫差 之时,其民殷众,禾稼登熟,兵革坚利。” 南朝 宋 鲍照 《观园人艺植》诗:“泽閲既繁高,山营又登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温水》:“白田种白穀,七月火作,十月登熟。”《宋史·食货志上一》:“ 天禧 初,詔诸路自今候登熟方奏丰稔。”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登熟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语用特征的农业词汇,其核心含义指谷物成熟丰收。《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将其解释为"庄稼成熟,五谷丰稔"㈠,这一释义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登"字的原始意义。《说文解字》释"登"为"上车也",段玉裁注指出其引申义为"凡进陞曰登",在农耕语境中特指农作物生长达到成熟阶段㈡。

从构词法分析,"登熟"属于同义复词结构。东汉郑玄注《周礼·天官·大宰》"三农生九谷"时,以"登"训"熟",表明二者在表示谷物成熟义项上的互通性㈢。这一用法在《汉书·食货志》得到印证:"进业曰登,再登曰平,三登曰太平",通过"登"的频次强调农业丰收程度。

在古代文献中,"登熟"常与祭祀活动关联。《礼记·月令》记载孟夏之月"农乃登麦,天子乃以彘尝麦",郑玄注:"登,进也。进当熟者"㈣,揭示其作为祭祀供品的礼仪功能。这种农事与礼制的结合,使"登熟"具有文化符号特征。

现代汉语中该词虽已不常用,但在研究古代农业文献时仍具学术价值。《王力古汉语字典》特别指出:"登用作成熟义,多见于先秦两汉典籍"㈤,提醒研究者注意词义的时代特征。对于现代农业术语研究而言,"登熟"可视为考察农耕文明语言演变的典型样本。

注:㈠《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1235页;㈡《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㈢《周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㈣《礼记正义》中华书局2003年版;㈤《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版。

网络扩展解释

“登熟”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庄稼成熟的状态,常见于古代文献及诗歌中。以下是详细解释及背景信息:

基本释义


历史文献中的使用

  1. 汉代典籍
    如《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记载:“禾稼登熟,兵革坚利”,反映农业丰收与社会安定的关联。

  2. 南北朝诗歌
    鲍照在《观圃人艺植诗》中写道:“泽閲既繁高,山营又登熟”,描绘山地与平原作物成熟的景象。

  3. 宋代文献
    《宋史·食货志》提到“候登熟方奏丰稔”,表明官府需待作物成熟后才上报收成情况,体现农业管理的严谨性。


现代使用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较少见,多用于古文研究或文学创作。例如的造句虽引用“摩登熟女”,但属于谐音借用,与原词本义无关。


“登熟”是一个具有浓厚历史色彩的词汇,核心含义聚焦于农业成熟,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越绝书》《水经注》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包圆儿才贯二酉残疾人车府令称算爡焥吃得上齿甘乘肥打鸡骂狗弹爵道属栋朽榱崩蛾儿发疾分量浮巧浮收黼帏甘冒虎口膏茶关览关上规造合家欢还乡昼锦虎贲回畔驾鵞简闻绞缬架筑鸡毛蒜皮挤奶静坊汲善九枝军政六弦琵琶流肿芦酒路脉镘板魔媪内主捻土为香情韵认镫柔肕瑞彩鋭气笙弄使轺丝肠岁占体极乌头白马生角象骖乡居瑕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