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白夜的意思、白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白夜的解释

[white night in the arctic and antarctic summer] 高纬度地区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黄昏与黎明相接

详细解释

(1).月光如昼的夜。 唐 杜甫 《夜》诗:“白夜月休弦,灯花半委眠。” 唐 孟郊 《赠别殷山人说易后归幽墅》诗:“秋月吐白夜,凉风韵清源。”

(2).指49度以上的高纬度地区,因地轴偏斜和地球自转、公转的关系,有时黄昏还未过去就呈现黎明的现象。 陆文夫 《一路平安》三:“好像是天将破晓,而且有一种白夜的幻迷。”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白夜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在高纬度地区夏季因太阳始终位于地平线附近,导致夜晚天空不完全黑暗的自然现象。汉语词典中对其解释可分为三方面:

  1. 基本定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白夜是"地球高纬度地区夏季黄昏与黎明相接、整夜天空呈现灰白光亮的自然现象"。该现象因太阳在地平线下0°至18°之间移动,大气散射作用使天空保持微光状态。

  2. 科学原理

    《辞海》地理分册指出,白夜的形成与黄赤交角相关。夏至前后,纬度高于48.5°的地区会出现"天文晨昏蒙影"持续整夜的现象。例如北纬60°的圣彼得堡,6月白夜可持续22天。

  3. 文学引申

    《中国文学大辞典》收录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白夜》的中译本,其标题即借用该现象象征"虚幻而短暂的美好"。此类用法拓展了白夜在汉语语境中的隐喻意义,指代"充满光明却非真实存在的特殊时刻"。

该现象在中国境内见于漠河(北纬53°),每年夏至前后可观测到持续约19小时的微光夜晚,被《中国国家地理》列为"高纬度地区特有景观"的典型范例。

网络扩展解释

“白夜”是一个自然现象相关的词语,具体含义和背景如下:

一、定义与现象

白夜指在高纬度地区(通常纬度超过48°-49°),由于地轴偏斜和地球自转、公转的共同作用,导致黄昏与黎明相接的现象。此时太阳仅落至地平线以下较小角度,大气散射使整夜天空不完全黑暗,呈现朦胧的光亮状态。

二、形成原因

  1. 天文因素:地轴倾斜使高纬度地区在夏季时,太阳始终处于接近地平线的位置;
  2. 地理范围:起始于纬度约48°34′至49°的区域,纬度越高,白夜持续时间越长(如我国漠河在夏至前后可见此现象)。

三、相关延伸

四、示例与引用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地理学文献或极地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八树八音领袖逼拷庳矢陛制博浪不辟子卯不恭财寶嶒崭丞簿虫蝗垂涎耳参漏蛾贼扶竹歌本衡霍洪私忽薄翚构货郎儿奖品绛人简能而任交梨火枣鞿靮胫胫金闪闪就车卷帻狙慝科斗字宽网苦斋灵旂慢戾美名觅汉闵慰潘噎攀止骿胝辟纑陴倪起来寝卧羣衆组织榕径揉磨傻敦敦摄衰受屈亭舍廷尉硙硙问课文梭闲废暇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