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宽法网。《晋书·华谭传》:“夫法令之设,所以随时制也。时险则峻法以取平,时泰则宽网以将化。”《陈书·世祖纪》:“古者春夏二气,不决重罪。盖以阳和布泽,天秩是弘,宽网眘刑,义符含育,前王所以则天象地,立法垂训者也。”
“宽网”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放宽法网”,常用于描述古代治理中对法律执行的缓和态度。以下从词义、出处、用法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基本含义
“宽”指放宽、松缓,“网”比喻法律或刑罚的约束。组合后表示通过减轻法律严苛性来体现仁政,常见于古代文献中。
延伸理解
该词强调根据时局调整法律力度:社会动荡时需严法,太平时则宽法以教化民众(如《晋书》中“时险则峻法,时泰则宽网”)。
历史典籍
诗词引用
宋代夏竦《奉和御製奉先歌》中“漏鱼宽网兮蠲刑”,以及近现代沈轶刘的词作中均有使用,体现其文学化表达。
多用于古代政治语境,强调法律与治理的灵活性,例如:
需注意,“宽网”为古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更多出现在历史研究或文学赏析中。其反义概念可对应“严刑峻法”。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内容,可参考《晋书》《陈书》等原始史料。
宽网是指广布网罗,形象地比喻广泛地收集或涵盖的范畴。它可以用来形容信息网络的广泛覆盖范围,也可以用来描述人际关系的广泛联系。
宽字由宀(宝盖头部分)和兄(兄弟的兄)两个部首组成,总共有10个笔画。
《庄子·大宗师》有“视之不见,名曰冥冥;听之不闻,名曰无声;濡之不湿,名曰不沾;其味无厌,名曰淳朴;动极而静,曰德;往而不见,曰海;来而不见者,曰神。譬之宪章者,隐于宽抚之内者也。”典说宽和气的抚慰之德,似乎很符合宽网之义。
宽网的繁体字为寬網。
在古代,宽字的写法比现代稍有不同。旧时的宽字中间的“一”字形写作“丨”,即“宀兄共单丨”。古代的网字在字形上,写成左右两个“罒”字连在一起的形态,即“[罒]”。
他经营着一个宽网,了解各行各业的动态。
组词:宽容、宽裕、宽广、宽阔、宽心
近义词:广袤、辽阔、广泛
反义词:狭窄、狭隘、局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