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的意思、大清的详细解释
大清的解释
(1).谓大道。《管子·内业》:“乃能戴大圜,而履大方,鑑於大清,视於大明。” 尹知章 注:“大清,道也。”
(2).指政治清明。《隶释·汉太尉杨震碑》:“立朝正色,恪勤竭忠,无德不旌,靡恶不形,将训品物,以济大清。”
词语分解
- 大的解释 大 à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 清的解释 清 ī 水或其他液体、气体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与“浊”相对:清水。清泉。清流(a.澄澈的水流,如“一股清清”;b.旧时指负有名望,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士大夫)。清澈。清碧。清朗。清新。清醇。月白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大清”的词义解释与历史内涵,综合权威资料分析如下:
一、词语本义解析
-
哲学范畴
《管子·内业》中“大清”指代宇宙运行的根本法则,即“大道”。如“鑑於大清,视於大明”的表述,强调对自然规律的洞察。
-
政治语境
汉代《太尉杨震碑》以“大清”喻指政治清明,形容国家治理有序、社会和谐的状态。这种用法多见于古代文献对理想政治的赞颂。
二、作为历史朝代的专称
-
政权建立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取代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标志着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诞生。这一名称既承袭“政治清明”的治国理想,又蕴含五行学说中“水克火”(清属水,明属火)的政权合法性隐喻。
-
历史沿革
- 奠基: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创立八旗制度
- 鼎盛:康熙至乾隆时期形成“康乾盛世”,疆域达1300万平方公里
- 衰落:1840年鸦片战争后逐步沦为半殖民地,1912年溥仪退位宣告终结。
-
制度遗产
通过《尼布楚条约》确立现代国际外交范式,摊丁入亩改革奠定财税体系基础,多民族治理模式影响深远。
三、语义演变对比
类别 |
原初词义 |
朝代引申义 |
内涵 |
抽象哲理概念 |
具体政权实体 |
外延 |
适用于任何清明政治形态 |
特指1616-1912年的满族政权 |
语境 |
先秦至汉代的哲学/政治论述 |
明清史研究中的专有名词 |
如需了解清朝具体历史事件或制度演变,可参考《尼布楚条约》签订始末、八旗制度的社会功能等专题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太棒了!"大清"这个词有着丰富的含义和历史背景。下面是对你提出的问题的简短回答:
意思: "大清"一词主要指的是清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
拆分部首和笔画: "大清"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大"和"清"。它的总笔画数是12。
来源: "大清"这个词最初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文献中的一些记录,描述了清朝的崛起和统治。
繁体: 在繁体中,"大清"的写法保持不变。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 "大清"的字形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但基本结构和含义相似。
例句: "大清"这个词在句子中可以用于描述清朝的历史事件、文化特点等。例如:"大清时期,中国经历了很多社会变革。"
组词: "大清"这个词可以和其他词汇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词组。例如:"大清宫殿"、"大清政府"等。
近义词: 与"大清"有类似或相近含义的词语有"清朝"、"清国"等。
反义词: 与"大清"意思相反的词语可能是"大明",表示大明朝。
希望这些简短回答对你有帮助!如果你有任何其他问题,随时问我哦!
别人正在浏览...
拜节白牛车本同末异步卒骖仆成才螭龟持危除旧布新出阃磁盘璀玮当行本色淡泞瘅热瘅暑吊毛独梁饿喙二簧恶赃皮樊絷官施规为横澜黄犊舍火突检脩捷足先得禁墀禁衢僦功樛盘峻严莲花腮飉戾离意鸾吹论道官判释偏译侨乡起店清醥入阳森緑啬细山乐沙日水到渠成疏茹台驾饕餮之徒铜斗儿家计跎汉帷幕不修温扇五纬嫌郤小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