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清的意思、大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清的解釋

(1).謂大道。《管子·内業》:“乃能戴大圜,而履大方,鑑於大清,視於大明。” 尹知章 注:“大清,道也。”

(2).指政治清明。《隸釋·漢太尉楊震碑》:“立朝正色,恪勤竭忠,無德不旌,靡惡不形,将訓品物,以濟大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大清"是漢語中對"清朝"這一曆史朝代的正式稱謂,拼音為"Dà Qīng"。該詞在《漢語大詞典》中被定義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1636-1912)",由滿族愛新覺羅氏建立,曆經十二帝,實行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

從曆史學角度,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的官方文獻記載,該政權前身為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政權,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入關建立全國性政權。其統治特色包括滿漢雙軌官制、八旗制度和《大清律例》法典體系。

在文化層面,故宮博物院官網的檔案資料顯示,"大清"作為正式國號被廣泛應用于官方文書、錢币鑄造(如"大清銀币")和建築題刻(如太和殿"建極綏猷"匾額)。該政權編纂了《四庫全書》《康熙字典》等重要典籍。

現代漢語使用中,根據北京大學《現代漢語語料庫》統計,"大清"作為曆史學術術語主要出現在史學著作,如《清史稿》等文獻。在文學創作中則多用于曆史小說、影視劇作等語境,例如二月河《雍正王朝》中的朝堂稱謂。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大清”的詞義解釋與曆史内涵,綜合權威資料分析如下:

一、詞語本義解析

  1. 哲學範疇
    《管子·内業》中“大清”指代宇宙運行的根本法則,即“大道”。如“鑑於大清,視於大明”的表述,強調對自然規律的洞察。

  2. 政治語境
    漢代《太尉楊震碑》以“大清”喻指政治清明,形容國家治理有序、社會和諧的狀态。這種用法多見于古代文獻對理想政治的贊頌。

二、作為曆史朝代的專稱

  1. 政權建立
    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取代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标志着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誕生。這一名稱既承襲“政治清明”的治國理想,又蘊含五行學說中“水克火”(清屬水,明屬火)的政權合法性隱喻。

  2. 曆史沿革

    • 奠基:1616年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創立八旗制度
    • 鼎盛:康熙至乾隆時期形成“康乾盛世”,疆域達1300萬平方公裡
    • 衰落:1840年鴉片戰争後逐步淪為半殖民地,1912年溥儀退位宣告終結。
  3. 制度遺産
    通過《尼布楚條約》确立現代國際外交範式,攤丁入畝改革奠定財稅體系基礎,多民族治理模式影響深遠。

三、語義演變對比

類别 原初詞義 朝代引申義
内涵 抽象哲理概念 具體政權實體
外延 適用于任何清明政治形态 特指1616-1912年的滿族政權
語境 先秦至漢代的哲學/政治論述 明清史研究中的專有名詞

如需了解清朝具體曆史事件或制度演變,可參考《尼布楚條約》籤訂始末、八旗制度的社會功能等專題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巴都兒包鈔犇散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嘲風弄月懲勸重行脣輔相連湊錢篡權倒用司農印雕悴度牒焚如浮筆浪墨福建公能官資攱閣龜星詭狀孤苦伶仃郭公塼郭郎子鹖雞何問環境自淨彙率恢耀漸澤毽子嗟乎金鞴金奔巴瓶精蟲浸溺就聘九子魔母隽妙科套老大伯遼東白鶴瞞裆褲漫潰門塾俛然滂浩偏昵仟伯清交素友瓊漿金液士的送話器太平盛世太乙壇托戒為言獻春小膊歊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