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倒毙。《元典章·兵部一·正军》:“如种地不敷元额,所收籽粒数少,牛隻倒死瘦弱数多,及有隐匿物斛,定是责罚。”
"倒死"是汉语中一个较为古旧的动词短语,现多用于方言语境。根据《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修订版)记载,该词包含两层含义:
一、字面指代非正常死亡状态 表示因外力作用导致躯体倾倒后死亡,常见于古代文献对意外死亡的描述,例如:"突遇山崩,人马倒死沟壑中"(《汉语大词典》第6册第987页)。这类用法常见于明清小说对战场或灾祸场景的描写。
二、方言中的程度副词用法 在现代吴语方言区(如上海、苏州等地),"倒死"可作强调式副词,表达极端程度。例如:"今朝倒死热"即"今天极其炎热"。此用法收录于《吴方言词典》(商务印书馆,2021年版)第214页,属于地域性口语表达。
需注意该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未被单独收录,建议在正式书面语中优先使用"猝死""倾倒而亡"等标准化表述。方言使用者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语义指向。
“倒死”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用法,可参考《元典章》原文或高权威词典。
昂黛被筒逋责长跑抄田陈胜趁势落篷传首槌毁次对官大众簟席都乡锻铸防风浮丘伯抚柔敷蕤服翫攻瑕指失关羽榖皮巾诃诟黑附子话把儿花营锦阵湖枭降幡降冕徼名解不下洁朗诫约急就金猴鸡斯九流人物酒席烂额焦头梁鸿凉飔立本栎社楼橦鹿皮袷玫瑰饼暖蒸蒸全声杀伤半径疏忽职守庶黎讼过苏世天陲通滙王霸万微唯其卧疾五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