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刀和戟。古代武器。《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庶 ﹞遂诣 曹公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於是感激,弃其刀戟,更疎巾单衣,折节学问。”《大集经·三昧神足品》:“五百魔子执持刀戟,欲害如来。”
“刀戟”是古代两种常见兵器的合称,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刀戟指“刀”和“戟”两种冷兵器。刀为单刃砍劈武器,戟则是结合矛与戈功能的长柄武器,可刺、勾、啄。两者均为古代战争中的重要装备。
文献出处
用法与延伸
刀戟常并称以代指武力或战争,如“刀戟声共丝竹沙哑”(河图歌词)。此外,“枪刀剑戟”等成语也沿用此组合,强调武器的多样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形制或历史演变,可参考《中国兵器史》等专业文献。
刀戟是一个结合了刀和戟的词汇,形容一个兵器上拥有刀和戟两种特点的武器。
刀戟由“刀”(刂)和“戈”(戈)两个部首构成,它的总笔画数为12画。
刀戟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战争时使用的兵器。它的形态结合了刀的锋利和戟的长柄,以便同时具备击砍和刺穿敌人的能力。
刀戟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刀戟」。
古代汉字写法通常有多种形式,刀戟也不例外。但基本上,刀戟的古代写法和现代一致。
他手持刀戟,准备迎战敌人。
刀戟可以组成其他词语,例如:刀戟销声匿迹、刀戟相争。
刀戟的近义词有戈刀、刀枪、兵戈等。
刀戟的反义词没有明确的对应词汇,因为它是一种特定的武器类型。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