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啓发的意思、啓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啓发的解释

1.谓开导其心,使之领悟。语本《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彭城相袁元服》:“启发 和帝 ,诛讨 竇氏 。”《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八年》:“ 麟 屡进策画,启发 垂 意, 垂 更奇之,宠待与诸子均矣。”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七章:“ 老李 的话,给了我启发。”

2.阐明;发挥。 汉 班固 《西都赋》:“启发篇章,校理秘文。”《晋书·隐逸传·索袭》:“游思於阴阳之术,著天文地理十餘篇,多所启发。”

3.谓掀开覆盖物,使暴露在外。 宋 王禹偁 《金吾》:“享年六十九,固不为夭折,考终北牖下,手足全启发。”

4.指发掘。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嗜酒终身》:“所谓‘旅殡 岳阳 ’,安知不是 宗武 由 耒阳 启发其父的尸骨,仅运至于 岳阳 而自己病没,因而暂殡。”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启发”的汉语词典释义详解

“启发”是一个常用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指通过引导、开导或事例,使人领悟道理、获得知识或产生新的想法。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的详细解释:


一、字源与基本释义

“启”(啓)本义为“打开”,引申为“开导”;“发”(發)意为“产生、显现”。二字组合表示“打开心扉,使道理显现”。

现代汉语释义:

  1. 开导指点,使人产生联想或领悟:指通过讲解、示例或提问等方式,引导对方理解未知的事物或道理。
  2. 阐明事理,引起思考:通过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激发对方主动探索的意愿。

    (参考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ISBN 978-7-100-12450-8,第1021页)


二、用法与示例

  1. 教育场景:

    教师通过提问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2. 创作领域:

    他的设计灵感启发自古典建筑。

  3. 抽象表达:

    这场讲座对我有深刻的启发。

    (参考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大词典》,2002年版,第2875页)


三、近义词辨析


四、权威参考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现代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2.
  3. 张志毅. 《汉语同义词词典》. 中华书局, 2010.

网络扩展解释

“啓发”(现简体写作“启发”)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延伸,以下是综合解释:

一、核心释义

  1. 开导心志,使人领悟
    源于《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指通过引导、点拨,使人自主思考并理解道理。例如:老师通过提问启发学生解题思路。

  2. 阐明与发挥
    用于学术或文学领域,指对文本、理论进行深入解释和拓展。如班固《西都赋》“启发篇章,校理秘文”,即指整理并阐释典籍。

二、其他古义

  1. 掀开覆盖物,使显露
    古汉语中可指物理层面的“揭开”,如宋代王元之《金吾》“手足全启发”,但现代已罕用。

三、词源与演变

四、使用建议

如需更详细例证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汉典》或权威语言学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安土乐业鳌戴懊侬歌谤焰半男女贬义词笔画畀矜闭眼幨幌秤停楚琴从葬翠管大圭雕蓬调齐帝容第屋斗螘椟栌杜权放牓甘蓝格尚贵人善忘谷穗浩亹和亲皇帝之宝惶悸幻象较辂金汞警头旧地重游雷地怜闵领家罗毕片鳞只甲千变万轸青黛青风请给屈眴三幼山邸摄取瞬盼属咏丝絇竦异搜剿桃观同操脱若土王五行相生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