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节干的意思、节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节干的解释

喻节操坚贞。 宋 苏辙 《臣事策》下一:“方今之人,其已改官者有廉隅节干之效,常不若其在州县之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节干(jié gàn)在汉语中为古语词,现代使用较少,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1. 本义指竹子的节与枝干

    源自竹子的物理特征,“节”指竹节,“干”指主干。古人常以竹喻人,因此该词引申为形容事物关键或骨干部分。例如《后汉书·独行传》中以“节干”形容人的刚直品性。

  2. 引申为人的节操与才干

    古代文献中多用于赞颂人的品格坚贞与能力突出。如《宋书·孝义传》载:“(吴逵)节干深至,力备乡闾”,强调其兼具气节与实干才能。此用法突出道德与能力的统一性,属传统价值观中的重要概念。


参考资料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 罗竹风主编. 《汉语大词典》. 商务印书馆. (注:具体词条释义可查阅纸质或权威在线版本)
  3. 古代文献用例参见《后汉书》《宋书》等史传典籍,可通过“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ctext.org)或“国学大师”(guoxuedashi.com)平台检索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节干”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在不同文献中略有差异,需结合权威来源综合解释:

  1. 基本释义
    主要解释为“喻节操坚贞”,强调人的品格正直、坚守原则。该释义源自宋代苏辙《臣事策》中的用例,描述官员升迁后反而不如地方任职时廉洁的现象。

  2. 语义演变争议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其解释为“节约使用”,但此说法缺乏古籍支撑,可能是现代误读或引申义。建议优先参考古籍和权威辞书释义。

  3. 使用场景
    多用于形容人的品德,尤其是官员或士人的廉洁自律。例如:“此人素有节干之风,深受百姓敬重。”

  4. 相关文献
    可进一步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汉语词典》,对比“节”与“干”的单独释义(如“节”指气节,“干”指主干/骨干),更深入理解其构词逻辑。

注意:若需学术引用,建议直接查阅《臣事策》原文或权威注疏,以确认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暗诵拔出百事通半夜敲门不吃惊,半夜敲门心不惊扳指儿饱馁抱团儿柸治鞞鼓并杀兵团步战踩软索残货称快池座倒坍得手应心遁迈二百五蜂轶黼蔀黻纪赋贡管说归乡孤致化消湖南丝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尖担奖挹家蝇颉曲畸功俊英拘锁空设狂蹶炼油厂邻篴领袖卤化女叔清雄羣牧热痒痒莎笠沙筯市城舐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伤寒蹋鸱田畯天梯铁界尺颓坌脱涩下比籼米啸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