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观採 ”。观察采择;观赏采取。《史记·日者列传》:“ 贾谊 曰:‘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今吾已见三公九卿朝士大夫,皆可知矣。试之卜数中以观采。’” 汉 孔融 《荐祢衡表》:“陛下篤慎取士,必须效试,乞令 衡 以褐衣召见,无可观采,臣等受面欺之罪。”《后汉书·周荣传》:“﹝ 周兴 ﹞属文著辞,有可观採。” 宋 曾巩 《辞中书舍人状》:“自斯已后,岂独彝伦秕斁。其推而行之,载於名命,亦皆文字浅陋,无可观采。”
见“ 观采 ”。
“观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guān cǎi,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观采”兼具理性选择与审美判断的双重内涵,既可用于严肃的决策场景(如选拔人才),也可用于文学或商业的欣赏与采纳。其用法需结合具体语境进一步区分。
观采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观察和采集的意思。
观采的部首是见(jiàn)和金(jīn),观采的总笔画数为16画。
观采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形体演变。在演变过程中,观采由字形金(jīn)变为见(jiàn)。
在繁体中,观采的字形保持不变。
在古时候,汉字写法可能有所不同。观采的古代写法如下:
觀采
1. 每天早上起来,我都会到花园里观采一些新鲜的花朵。
2. 学生们到河边观采水生生物并进行观察实验。
观测、观察、观看、采集、采样、采摘等。
观察、观看、观测、视察等。
忽视、忽略、漠视、不理会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