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仰的意思、式仰的详细解释
式仰的解释
犹式望。《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海内惶惶,靡所式仰。”
词语分解
- 式的解释 式 ì 物体外形的样子:式样。样式。 特定的规格:格式。程式。 典礼,有特定内容的仪式:开幕式。阅兵式。 自然科学中表明某些关系或规律的一组符号:分子式。算式。公式。 一种语法范畴,表示说话者对所说事
- 仰的解释 仰 ǎ 脸向上,与“俯”相对:仰首。仰望。 敬慕:久仰。敬仰。 依赖:仰承。仰赖。仰仗。仰人鼻息。 旧时公文用语。上行文中用在“请、祈、恳”等字之前,表示恭敬;下行文中表示命令:仰即尊照。 服下,指服
专业解析
"式仰"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文言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主要出现在古籍或特定语境中。其核心含义是敬仰、尊崇、效法。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 词义解析
"式仰"由"式"和"仰"两个语素复合而成:
- 式 (shì):
- 本义指法度、规矩、榜样(《说文解字》:式,法也)。
- 引申为效法、以...为榜样、尊崇。例如《诗经·大雅·下武》:"下武维周,世有哲王。成王之孚,下土之式。"(郑玄笺:"式,法也。")意为后世君王效法成王。
- 在"式仰"中,"式"取其效法、尊崇的动词义。
- 来源参考:《汉语大词典》"式"字条相关义项(上海辞书出版社)。
- 仰 (yǎng):
- 本义指抬头、脸向上(《说文解字》:仰,举也)。
- 引申为敬慕、依赖、尊奉。例如《管子·九守》:"高山仰之,不可极也。" 意为对高尚品德的敬慕。
- 在"式仰"中,"仰"取其敬慕、尊奉之义。
- 来源参考:《汉语大词典》"仰"字条相关义项(上海辞书出版社)。
二、 "式仰"的合成义
将"式"(效法、尊崇)与"仰"(敬慕、尊奉)结合,"式仰"一词的整体含义即为:
- 对某人或某事物心怀敬意,尊崇其品德、学问或成就,并以其为榜样来效法学习。
- 它表达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和向往,并伴随着学习和追随的行动意愿。其程度比单纯的"仰慕"更深,包含了"效法"的实践层面。
三、 用法与语境
"式仰"主要用于书面语,尤其出现在表达对圣贤、先哲、师长、德高望重者或崇高理念的尊敬与追随的语境中。例如:
- "后世学者,无不式仰孔孟之道。" (后世学者,没有不尊崇效法孔子和孟子的思想的。)
- "先生德高望重,为吾辈所式仰。" (先生品德高尚、声望卓著,是我们所敬仰效法的对象。)
- 来源参考:古籍用例及现代汉语中对文言词汇的继承用法分析(如王力《古代汉语》相关论述)。
四、 总结
"式仰"是一个承载深厚敬意的文言词汇,强调对尊崇对象的内心敬慕与外在效法的双重含义。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见贤思齐的价值观念。虽然现代使用较少,但在理解古籍或进行特定书面表达时,它仍是一个准确表达高度尊敬与学习意愿的词汇。
主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 "式"、"仰"字条释义。
- 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 - 对文言虚词、实词及复合词用法的阐释。
- 《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 - "式"、"仰"字的本义解析。
- 古籍文献(如《诗经》、《管子》)中的相关用例。
网络扩展解释
“式仰”是一个较为少见的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敬仰、尊崇”,具体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词义解释
关联信息
- 近义词:式望、尊崇、敬仰。
- 反义词:轻视、鄙夷。
- 用法:多用于书面语或历史文献中,现代汉语已罕用。
补充说明
- 该词权威释义主要来自《三国志》等古籍,当代词典(如沪江在线词典)也收录了其释义。
- 若需进一步了解“式望”等相关词汇的详细区别,可参考古代礼仪类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哀厉柏皇表针惩膺陈衍传誉楚姬大脚力耽玩顶银二世放臣分定光芒四射河湟横芥回头是岸嘉福匠化精于襟袂紧治积生九重城癞疮拉力器连晴蠡卜吝细廪庾龙跃虎踞挛躄峦头麦黄水没寿迷迷愣愣暝烟妺嬉墓圹拿腔作调齐同驲骑入院生地狱生发未燥石祖水闸似许素床台吏条集停伫土花頽乏土正歪充顽父嚚母王教五过仙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