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截的意思、把截的详细解释
把截的解释
把守堵截。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二:“又令入内西头侍奉官、走马承受公事 石全正 把截十二盘路口。”《西游记》第六一回:“我领西天 大雷音寺 佛老亲言,在此把截,谁放你也?”
词语分解
- 把的解释 把 ǎ 拿,抓住:把酒(拿着酒杯)。把玩(拿着赏玩)。 控制,掌握:把握。把舵。 看守:把守。把门儿。 自行车、手推车等的手柄:车把。 可以用手拿的小捆:秫秸把儿。 专权,一手独揽:把持大权。 从后托
- 截的解释 截 é 割断,弄断:截断。截开。截取。截面。 量词,段:一截儿木头。 阻拦:截住他。截留。截击。截获。 到一定期限停止:截止。 笔画数:; 部首:戈;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把截”的汉语词典释义
“把截”是一个动词,主要用于古代汉语和特定语境下的现代汉语,其核心含义指控制、扼守要道或关口以进行拦截、阻挡。它强调占据关键位置,对通行的人或物实施强制性的拦截或检查。
详细释义:
-
扼守要道,实施拦截:
指占据交通要冲、关隘、渡口等关键位置,对过往的行人、车辆、物资或军队进行盘查、阻拦或禁止通行。其目的是控制人流、物流或军事行动,常带有防御、警戒或管控的性质。例如:“官兵把截路口,盘查过往行人。”
-
占据险要,进行阻挡:
在军事语境中,“把截”特指军队占据险要地形(如山口、桥梁、关隘),以阻挡敌军的进攻或前进。这体现了其“扼守”以“拦截”的双重含义。例如:“派重兵把截山口,阻止敌军进犯。”
词义构成分析:
- 把: 本义为“握持”、“控制”。在“把截”一词中,引申为“控制”、“占据”、“扼守”。
- 截: 本义为“切断”、“阻拦”。在“把截”一词中,意为“拦截”、“阻挡”、“切断通路”。
使用场景:
- 古代军事: 描述军队守卫关隘、要塞,阻挡敌军。
- 古代治安/关卡: 描述官府在交通要道设卡,盘查行人、缉拿罪犯或征收关税。
- 现代特定语境(较少用): 可用于描述在特定情况下(如大型活动安保、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对特定区域或道路进行封锁控制,阻止无关人员或车辆进入。但现代汉语更常用“封锁”、“设卡”、“拦截”、“管控”等词。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该词典是汉语词汇研究最具权威性的工具书之一,对“把截”一词有明确的收录和释义,定义为“犹把守。占据险要之地以拦截”。其释义准确概括了该词的核心含义和应用场景。
-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作为专门收录古代汉语词汇的权威词典,它对“把截”的释义侧重于其在古籍中的用法,印证了该词的古代军事和治安管理背景。
“把截”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和实用场景的动词,核心意义在于通过占据并控制关键位置(如关隘、路口)来实施拦截、阻挡或盘查。它融合了“把”(控制、扼守)和“截”(拦截、阻挡)两个动作,常用于描述古代军事防御、关卡盘查或特定管控行为。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多被更具体的词汇替代。
网络扩展解释
“把截”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根据语境不同存在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权威来源进行区分:
一、作为军事或管理术语
含义:指把守堵截,即通过武力或人力控制关键位置以拦截目标。
来源:
- 出自宋代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二:“令石全正把截十二盘路口”,以及《西游记》第六一回中“在此把截,谁放你也?”
- 使用场景:多用于古代军事行动或现代管理中的关卡控制,如“把截官道”“把截路口”等。
二、作为成语
含义:指全面掌握事物的内情或要领,强调对细节的透彻了解。
来源:
- “把”意为掌握,“截”意为分割,组合后比喻像握刀剑般精准把控全局。
- 使用场景:适用于需要深入分析或全面掌控的领域,如“好作品需要时间酝酿,不要把截稿时间定得太紧”(引自)。
补充说明
- 单字解析:“截”单独使用时,常见含义包括切断(如“截断”)、阻拦(如“拦截”)、截止(如“截稿”)等。
- 注意:两种含义的权威性均较高,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具体指向。例如,在历史文献中多指“堵截”,而在现代成语用法中更偏向“掌控全局”。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选择合适释义,避免混淆。
别人正在浏览...
哀恫菜刀缠碍初景春风纯质黜位削地篡贼颠越电子邮件定场白断刻独善一身尔来番寺风裳锋协富轹万古斧钺之诛高级宫丁贡会槐宰皇师诙妄狐梨介絶科诨空食鲙盘料估丽好领南鸬鹚满坐寂然毛耸排山倒海漂沉平民习艺所轻人琼膏人爵荣乐入货三衅讪讟深莽适趣谈天説地童龀土豪佗时温家镜温藉无産阶级五虎将下话亵翫写信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