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尔来的意思、尔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尔来的解释

[since that time] 自那时以来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详细解释

(1).从那时以来。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后值倾覆,受任於败军之际,奉命於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唐 李白 《蜀道难》诗:“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 秦 塞通人烟。” 清 曹寅 《三月六日登鼓楼看花》诗:“尔来三十有七载,看花恍惚如游仙。”

(2).近来。 唐 杜牧 《郡斋独酌》诗:“叔舅欲饮我,社瓮尔来尝。” 宋 王安石 《收盐》诗:“尔来贼盗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 鲁迅 《书信集·致蒋抑卮》:“尔来索居 仙台 ,又复匝月。” 郭沫若 《东风集·再出夔门》:“一九一三年秋,第一次乘 长江 轮船,东出 夔门 ,经过 三峡 ,尔来往返均乘飞机,与 三峡 不见者四十又八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尔来”是汉语中具有明确时间指向的复合虚词,主要用于古代汉语书面语境,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解析:

  1. 时间起点:从那时以来

    “尔”作代词指代前文提及的特定时间点,“来”表示时间延续。组合后表示从某一时间节点到说话时的跨度,常见于史书、政论等文体。例如诸葛亮《出师表》:“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古代汉语虚词词典》),此处“尔”指代“受任”之时,强调时间累积的郑重感。

  2. 时间终点:近来、最近

    在部分语境中,“尔来”可表接近说话时的近期时段,相当于“近来”。例如《三国志·吴书》载吕蒙语:“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蒙对曰:‘今操远在河北,新破诸袁,抚集幽、冀,未暇东顾。徐土守兵,闻不足言,往自可克。然地势陆通,骁骑所骋,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后旬必来争,虽以七八万人守之,犹当怀忧。不如取羽,全据长江,形势益张。’权尤以此言为当。及蒙代肃,初至陆口,外倍修恩厚,与羽结好。后羽讨樊,留兵将备公安、南郡。蒙上疏曰:‘羽讨樊而多留备兵,必恐蒙图其后故也。蒙常有病,乞分士众还建业,以治疾为名。羽闻之,必撤备兵,尽赴襄阳。大军浮江,昼夜驰上,袭其空虚,则南郡可下,而羽可禽也。’遂称病笃,权乃露檄召蒙还,阴与图计。羽果信之,稍撤兵以赴樊。魏使于禁救樊,羽尽禽禁等,人马数万,托以粮乏,擅取湘关米。权闻之,遂行,先遣蒙在前。蒙至寻阳,尽伏其精兵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至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是故羽不闻知。遂到南郡,士仁、糜芳皆降。蒙入据城,尽得羽及将士家属,皆抚慰,约令军中不得干历人家,有所求取。蒙麾下士,是汝南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铠,官铠虽公,蒙犹以为犯军令,不可以乡里故而废法,遂垂涕斩之。于是军中震栗,道不拾遗。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羽府藏财宝,皆封闭以待权至。荆州遂定。”其中“尔来”即表近期动态《汉语大词典》)。

该词作为时间副词,承载古代汉语“以简驭繁”的表述特征,其语义需结合上下文指涉范围具体判定。

网络扩展解释

“尔来”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一、从那时以来

表示从某个特定的时间或事件开始持续到现在。例如:

二、近来

表示最近一段时间。例如:

此外,在极少数文献中,“尔来”还有“让我”的用法(如杜牧诗句“社瓮尔来尝”),但这一释义较为罕见,通常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参考建议:理解“尔来”时需结合上下文,优先考虑“从那时以来”或“近来”的常用含义。更多例句可查阅《汉典》或古诗词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阿谁半…不…北伐悖谩碧檐不以为耻称兄道弟斥讳挫劫胆大泼天谠谋殿头官都铎王朝讹火发鬓風鬟凤绡傅益割襟之盟阁浅公认寒痹泓浄洪猷混水摸鱼江波极唱接羔敬齐警阙津逻锦心綉腹纠约鸡彝篮板球连华李程龙潭虎窟茂美灭菌谬阙木材厂碙砂偏越仆臣抢榆轻骤起义儒师扫坟洒洒山椒衫袖审报深居石磬挑礼,挑礼儿推伐蓊秽谢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