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琼膏的意思、琼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琼膏的解释

(1).神话中的玉膏,出 蓬莱山 。 晋 王嘉 《拾遗记·唐尧》:“﹝重明之鸟﹞能搏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羣恶不能为害。飴以琼膏,或一岁数来,或数岁不至。” 南朝 宋 鲍照 《芙蓉赋》:“润 蓬山 之琼膏,辉 葱河 之银烛。”

(2).喻雪水。 唐 包佶 《宿庐山》诗:“春飞雪粉如毫润,晓漱琼膏冰齿寒。”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琼膏"是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复合词,需从词素拆分与历史语义两个维度解析:

一、词素解析 "琼"本指赤色美玉,《说文解字》释为"赤玉也"(《汉语大词典》第4卷),引申为精美、珍贵之物,如《楚辞·离骚》"精琼爢以为粻"。"膏"原指动物油脂,《周礼·天官》有"凡祭祀,共其脂膏",后衍生出精华、滋养之义,如《易经·屯卦》"雷雨之动满盈,润之以膏泽"。

二、复合语义 二字组合后,"琼膏"在古籍中呈现三重内涵:

  1. 道教丹药:特指以矿物提炼的丹液,《云笈七签》卷六十七载"琼膏凝绛雪,金液炼黄芽",形容炼丹所得精华物质。
  2. 文学象征:喻指美酒佳酿,王勃《采莲赋》"荐琼膏于皓腕,横玉斝于素襟",此处借玉液形容酒之醇美。
  3. 自然精粹:比拟天地精华,李商隐《戊辰会静中出贻同志》"琼膏凝玄气,素华动丹田",描绘自然灵气凝结状态。

三、语用特征 该词主要活跃于隋唐至明清的宗教文献与文人创作,现代汉语中已属罕用词汇。其语义演变折射出古代物质文化向精神象征的转化过程,具有特定历史语境下的隐喻特质。

网络扩展解释

“琼膏”一词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解释,需结合文献和用法区分:

一、基本含义(日常语境)
指代美味佳肴或珍贵食物,由“琼”(象征珍贵)与“膏”(指代油脂或美味)组合而成,常用于形容丰盛餐食或令人满足的味觉享受。例如:“这场宴席上的琼膏玉馔让人回味无穷。”

二、文学与神话中的引申含义

  1. 神话中的玉膏
    传说中产自蓬莱山的神奇膏状物,具有灵性。如晋代《拾遗记》记载,尧帝曾用琼膏喂养神鸟“重明”。
  2. 比喻雪水
    唐代诗人包佶等将其引申为纯净的雪水,常见于诗词中形容冰雪的晶莹剔透。

三、使用注意
现代语境下多采用第一种含义(美食),而神话与比喻义主要用于古典文学研究或特定修辞场景。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具体指向。

如需更详细文献例证,可参考《拾遗记》《芙蓉赋》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仓谷苍髯如戟层层加码超载撤诉重光累洽打鷄駡狗登瀛洲得神峨阙放发方施繙覈傅科摆府僚高屋建瓴棺钉贯输谷变古调邯郸躧步哗笑豗蹙昏头打脑火子骄姿惊惮攫挐隽游空气污染跨制连二灶淩雨珑玲芒儿马蹄刀鸣唳拿贼拿赃砰駖评赏癖子迁散情钟劝农却月眉商团山珍海胥舍身讼谍天秩铁探子痛感痛治玩岁愒月顽徒文韬武略污淖香阜象正先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