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倒持干戈的意思、倒持干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倒持干戈的解释

犹言倒持泰阿。干、戈,皆兵器。《后汉书·何进传》:“大兵聚会,彊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秖为乱阶。”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倒持干戈”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要点解释:

  1. 基本释义
    指手持武器的刃部,将柄部朝向他人,比喻将权柄交给他人,反使自己受害。该成语与“倒持泰阿”同义,均强调因处置不当而招致危险。

  2. 出处与典故

    • 最早见于《后汉书·何进传》:“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为乱阶。”
    • 《三国演义》第二回也引用此语,进一步说明其应用场景。
  3. 结构与字义

    • “干”指盾牌,“戈”为长柄兵器,两者均为古代常用武器。成语通过“倒持”这一动作,形象化地表达权力或资源分配的错误。
  4. 用法与近义词

    • 多作贬义,用于批评处事不当、授人权柄的行为。
    • 近义词包括“倒持泰阿”“授人以柄”等。
  5. 读音注意
    部分资料标注为“dǎo chí gān gē”,也有注音为“dào chí gān gē”,实际使用中两种读音均存在,但更常见的是前者。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或例句,可参考《后汉书》《三国演义》原文或权威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倒持干戈一词意思是指持反对方的兵器,用于形容由原来的敌对关系转变为相互合作的关系。这个词可以拆分为4个部首,分别是倒、持、干、戈,其中倒(卩)是倒立的人,持(扌)是手的象形,干(干)表示斧头,戈(戈)表示兵器。来源于古代典故故事。 在繁体字写法中,倒持干戈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没有特别的差异。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在有所不同。例如,“倒”字在古代写作“刂”,表示刀剑。而“持”字在古代写作“弋”,表示箭。干字在古代写作“幺”,表示竹的纤细。 以下是一个例句:“两国曾经是敌对国家,现在却倒持干戈,共同合作发展。” 与“倒持干戈”相关的组词包括“倒戈”、“倒手”、“干戈相见”等,近义词可以是“弃敌为友”、“友谊之舟”等。反义词可以是“敌对关系”、“宿敌”等。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白鼻騧半开门儿扁锉博古通今擘窠差若毫厘,谬以千里车非沉博绝丽斗宠风鉴冯夷负郭赶得及刚疏贯扃归信还役好色恒状和声署回形针简率节变颎颎九筵科拨辽花糖流腔流调卤丁虑微茅蒲妙指蔑弃袍襕匹驰披头堑堵千日饮求知铨録取受镕钧荣庆三忘三章刹海衫袍深山老林深睡庶妇硕望宿德束蒲为脯四白松风石颓累外部无天事辖床险阸笑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