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丹粟的意思、丹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丹粟的解释

(1).细粒的丹砂。《山海经·南山经》:“﹝ 柜山 ﹞ 英水 出焉,西南流注於 赤水 ,其中多白玉、多丹粟。” 郭璞 注:“细丹砂如粟也。” 汉 张衡 《南都赋》:“青雘丹粟,太一餘粮。” 唐 皮日休 《太湖诗·练渎》:“底静似金膏,砾碎如丹粟。”

(2).传说中的山名。《吕氏春秋·求人》:“ 丹粟 、 漆树 、 沸水 、 漂漂 、 九阳 之山。”

(3). 湖北 睢水 中产丹砂,因以指代 睢水 (在今 湖北 保康 境内)。 北周 庾信 《周陇右总管长史卢公神道碑》:“南通丹粟,西望白兰,关塞无虞,公之勋也。” 倪璠 注:“《山海经》曰: 荆山 之首曰 景山 , 睢水 出焉。东南流,至於 江 ,其中多丹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丹粟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多重语义指向的复合词,其核心内涵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矿物学本义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指出,“丹粟”由“丹”(朱红色)与“粟”(颗粒)构成会意结构,特指朱砂的细碎结晶,这种矿物在《说文解字》中被描述为“赤石脂之细者”,常用于古代炼丹术与绘画颜料制备。《本草纲目》卷九记载其药用价值时,称“丹砂生山谷,采无时,能养精神,安魂魄”。

二、地理志异说 《山海经·南山经》载有“丹粟之山”的地名,据郝懿行笺疏考据,此山因盛产朱砂矿脉而得名,属上古神话地理体系中的重要坐标。该记载印证了“丹粟”作为地理名称在古代文献中的特殊存在。

三、文学意象延伸 在诗词创作中,“丹粟”常被借喻为红色颗粒状物象,如宋代杨万里《荔枝歌》用“星丸裂膜丹粟香”形容荔枝果肉的质感,清代纳兰性德《天仙子》以“丹粟初开琥珀光”描绘酒液色泽,此类文学化表达拓展了词语的审美维度。

网络扩展解释

“丹粟”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解析:

  1. 细粒的丹砂
    指颗粒细小的朱砂矿物,常见于古籍描述。例如《山海经·南山经》记载“柜山之水多白玉、多丹粟”,郭璞注“细丹砂如粟也”。唐代皮日休诗句“砾碎如丹粟”也形容了类似景象。

  2. 传说中的山名
    《吕氏春秋·求人》提及“丹粟”为山名,与“漆树”“沸水”等地名并列,具体地理位置无明确记载。

  3. 湖北睢水的别称
    因湖北保康境内的睢水流域盛产丹砂,古人以“丹粟”代指这条河流。

总结来看,“丹粟”兼具自然矿物、神话地理和实际地域代称三重含义,需结合具体文献语境理解。其核心关联物为丹砂,引申含义多与红色矿物或产地相关。

别人正在浏览...

岸忽巴黎圣母院鳖饮岑寂谶悔赤条条持心抽引祷祝大田作物顶带冬狩断灭笃顾豶豕干晷功课功行滑动撶楫化隆幻躯话头浑浑蒙蒙降黜监籍鉴机识变讥恶解不下凈荡荡极推瘠顔剧役局笮恳恩餽贽枯泽兰麝料儿领袖溟壑赧色淖弱蹑踱频服牵肠清平调茕弱入世上科商侩稍子私春腾移贴米韦金僞戾伍壮湘帘盻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