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赧色的意思、赧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赧色的解释

惭愧的神色。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工部·工部差》:“席间每呼 曹郎 为表兄, 曹郎 有赧色。” 清 谈迁 《北游录·纪文与浦江郑维持书》:“自揣赧色,而就质勤篤;或不我嫌,倒囊开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赧色的详细释义

一、核心含义

“赧色”指因羞愧、窘迫而面部泛起的红晕。《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羞愧而脸红的神色”,强调因内心羞惭引发的生理反应。从字源看,“赧”本义为“面惭赤”,《说文解字》注:“赧,面惭赤也。从赤,㞋声”,可见其与“赤色”直接关联,后引申为羞愧状态下的面色变化。

二、使用场景与文化内涵

  1. 文学表达:常见于古典文学,如《聊斋志异》中“女颊晕赧色”,生动刻画人物羞怯神态,体现含蓄的情感表达传统。
  2. 心理映射:现代汉语中用于描述因尴尬、自责或谦逊而产生的脸红,如“他面露赧色,连连道歉”,反映内心道德自省(《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三、与近义词的辨析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
  2. 《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2013)
  3. 《聊斋志异》(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5. 《现代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网络扩展解释

“赧色”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详细解析:

1.拼音与注音

2.基本释义

3.出处与文献用例

4.用法示例

5.相关词汇扩展

“赧色”一词生动刻画了因内心惭愧或窘迫导致的面部神态,常见于古典文学和正式语境。其核心在于结合“赧”(脸红)与“色”(神色),传递情感与生理反应的双重表达。

别人正在浏览...

哀角百喙保安逼诘比翼连枝不睬擦边球参望吃不消出差次布琱阑地记诋讥附农伏热谷稼故曲故壤黄教毁替隳行践蹅贱出教研组街门扇集刊惊鵩鸟精整金鷄纳霜救施罝罘局琐侃尔留芳流迈命祭民主囊漏储中念央儿猊糖瞟觑亲翁琼阁曲期三鹿郡公社北石室司存死生存亡特本同德同心通禁头阵稳稳静静乡举香毬乡田咸葅小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