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鳖饮的意思、鳖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鳖饮的解释

一种饮酒游戏。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人事一》:“﹝ 石曼卿 ﹞以槀束之,引首出饮,復就束,谓之‘鳖饮’。”《说郛》卷二四引 宋 彭乘 《续墨客挥犀》引此文,作“鱉饮”。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二》:“君是水族,宜作鳖饮。”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鳖饮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古代酒令术语,指一种带有戏谑性质的饮酒方式。其核心含义与形式特征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古代宴饮时,宾客以头戴帽子(如箩筐、瓮器等)的方式饮酒,饮毕需迅速摘下帽子,动作迟缓者受罚。这种形式源于对鳖(甲鱼)缩头动作的模仿,故称“鳖饮”。其本质是文人雅士在酒席间创造的助兴游戏,通过滑稽行为增添欢乐氛围。

二、词源与典故

该词最早见于宋代陶谷《清异录·酒浆》:“(党进)尝取鳖饮法,以席围身,伸颈出饮。” 后由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一》详细记载:“(石曼卿)每与客痛饮,露发跣足,著械而坐,谓之‘囚饮’;或登于树,谓之‘巢饮’;以稿束之,引首出饮,复就束,谓之‘鳖饮’。” 可见“鳖饮”与“囚饮”“巢饮”同属宋代文人标新立异的饮酒游戏。

三、形式特征与文化意义

  1. 行为象征:参与者用布帛或器具裹住头部,仅露出面部饮酒,模仿鳖伸颈之态,动作笨拙滑稽,体现古人“寓饮于乐”的生活情趣。
  2. 酒令规则:属于“酒令”的一种,需遵守特定规则(如及时脱帽),违反者罚酒,兼具竞技性与娱乐性。
  3. 文化折射:反映了宋代士大夫阶层突破礼法束缚、追求率性自由的精神风貌,是古代酒文化中独特的行为艺术。

四、现代应用与文献价值

“鳖饮”今已鲜见于日常生活,但作为历史词汇仍保留于典籍中。其释义可参考权威工具书:

参考文献来源:

  1. 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一》(中华书局点校本)
  2. 《汉语大词典》第12卷(上海辞书出版社,ISBN 978-7-5326-3480-8)
  3. 《中国酒典·酒俗篇》(贵州人民出版社,ISBN 978-7-221-08945-3)

    (注:古籍原文可通过“中华经典古籍库”在线查阅;工具书建议通过图书馆或官方出版社渠道获取。)

网络扩展解释

“鳖饮”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

1.主要含义:古代饮酒游戏

2.引申含义:形容饮食节俭或吝啬

3.其他争议解释


“鳖饮”的核心含义是古代文人雅士的饮酒游戏,需与引申义区分。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梦溪笔谈》《聊斋志异》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半丁巴三揽四北游宾朋满座不存不济彩绸残秋惩儆荡舟打账帝辅梵呗峰岚夫己氏附阻赶明个宫莲功人憨痴怀刺槐花黄恍惘豁厂挢虔焦切醮文竭涸计过齎恨浄刹开七坎肩课舡拉拉队雷鸣连厢罗儒卖风情马掌铁媚灶木变石南夏暖烫烫劈丢扑搭拼弹戚藩妻舅杞柳祇苑鋭志丧胆销魂三蓬神佛失语数学课碎折裙台司跳疾土军蚊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