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兰麝的意思、兰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兰麝的解释

兰与麝香。指名贵的香料。《晋书·石崇传》:“ 崇 尽出其婢妾数十人以示之,皆藴兰麝,被罗縠。” 宋 黄庭坚 《寄陈适用》诗:“歌梁韵金石,舞地委兰麝。” 明 徐霖 《绣襦记·逼娃逢迎》:“香消兰麝,香消兰麝。丝索流尘暗锦筝,阶前草色入帘青。”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兰麝(lán shè)是汉语中一个富有文化意蕴的复合词,由“兰”与“麝”两种名贵香物组合而成,常用来形容馥郁高雅的香气或借指美好的人与物。其具体释义及文化内涵如下:


一、本义解析

  1. 指兰草(泽兰)、兰花等香草。古代文献中,“兰”被视为高洁香草的象征,《说文解字》释为“香艸也”。其香气清幽淡雅,多见于诗词歌赋,如《楚辞》以“纫秋兰以为佩”喻君子品格。

  2. 指雄性麝鹿腺体分泌的“麝香”,属名贵动物香料。《本草纲目》载:“麝之香气远射,故谓之麝。”其香浓郁持久,自古用于宫廷香药、墨锭制作及医药。

兰麝合用:泛指天然高级香料,强调香气清雅与浓烈交融的特质,如《史记·滑稽列传》载“薰以兰麝”以形容华贵熏香。


二、引申义与文化意象

  1. 借指美人或高雅之士

    因香气与美好品性关联,“兰麝”常喻指仪态芬芳、德行高尚者。如李商隐《无题》“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以“麝熏”暗喻闺阁佳人。

  2. 象征高贵与雅致

    兰麝因稀缺性与宫廷使用背景,成为权贵生活的符号。《红楼梦》中“兰风蕙露”亭联“麝兰芳霭斜阳院”,即借兰麝烘托大观园之富丽。

  3. 文学中的意境营造

    古典诗词常以“兰麝”渲染环境氛围,如温庭筠《菩萨蛮》“蕊黄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纱窗隔。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中隐含的香闺意象。


三、权威典籍例证


参考文献

  1. 许慎.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2. 李时珍. 《本草纲目》. 人民卫生出版社.
  3. 彭定求 等编. 《全唐诗》. 中华书局.
  4. 曹雪芹. 《红楼梦》. 人民文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兰麝”是汉语中的传统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兰”指兰花,“麝”指麝香,二者均为古代名贵香料。组合后泛指香气浓郁的高雅物品。南朝萧统在《铜博山香炉赋》中描述:“爨松柏之火,焚兰麝之芳”,生动展现了这类香料的使用场景。

二、文学意象

  1. 芳香象征:鲍照诗句“彩墀散兰麝,风起自生芳”,以兰麝代指宫廷华美香气
  2. 品德隐喻:成语中常借兰麝比喻人高洁的德行,如“兰情蕙性”形容品格清雅

三、实际用例

元代郑光祖散曲有云:“依稀闻兰麝余香”,展现其在文学作品中的意境营造。清代金缨更以“以纸包兰麝”作喻,说明近贤者能受美德熏陶。

四、现代应用

当代语境中,该词多用于文学创作、艺术评鉴等场景,形容雅致的气息或品格,如“书房里弥漫着兰麝般的墨香”。

提示:此词属于文言词汇,日常口语中较少使用,但在诗词创作、古风类文本中仍具表现力。欲查看更多古籍用例,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百戎窆封簿问长街昌时出入法疵品达分戴白贷卖德选饵治放翁词烦恹凤梨风雅颂夫君浮世绘纲纪四方高不成低不就高呼鬼书鬼戏后法狐父灰心槁形江服健忘寄愁惊慄记清开緑灯筐柳揽纳连城价路出冒称麪茶瞑闻粘着髼頭屏面罢于奔命葡萄架弃绝酋渠壤芥如汤沃雪上路世界时石鳞十三调矢忠不二跳突体格凸耳鮀江往鉴危菑下半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