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箪食瓢饮的意思、箪食瓢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箪食瓢饮的解释

[poor;live simply on a bamboo dish of rice and a gourd of drink] 用箪盛饭吃,用瓢舀水喝,旧指安贫乐道,也指生活贫苦

而颜渊箪食瓢饮,在于陋巷。——《汉书·货殖传》

详细解释

《论语·雍也》:“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 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 也!”后用为生活简朴,安贫乐道的典故。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韦令公皋》:“妾辞家事君子,荒隅一间茅屋,亦君之居;炊菽羹藜,簞食瓢饮,亦君之食。” 唐 毛杰 《与卢藏用书》:“必何鸡鸣狗盗,始资侥倖之能;簞食瓢饮,不顾清虚之用!”亦省作“ 簞瓢 ”。 汉 班固 《答宾戏》:“ 颜 潜乐於簞瓢, 孔 终篇於西狩。” 唐 权德舆 《送少清赴润州参军因思练旧居》诗:“二纪乐簞瓢,烟霞暮与朝。” 清 赵翼 《敝庐将圮稍事修葺诗以落成》:“陋称簞瓢居巷内,贫真楼阁造空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箪食瓢饮”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典籍的成语,形容生活极其清贫简朴。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本义与字词解析 •箪(dān):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汉语大词典》释为“古代用以盛饭的圆形竹器”。

•食(sì):此处指饭食、食物。

•瓢:剖开葫芦制成的舀水或盛酒器具。《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释为“用葫芦或木头制成的舀水器具”。

•饮:指饮用水。

字面组合:一箪饭食,一瓢清水,指最基础的饮食需求。

二、典故出处与引申义 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核心含义:原指孔子称赞弟子颜回安于清贫、专注求学的精神,后引申为甘于贫苦生活的高尚节操。

•现代用法:形容物质生活极其简朴,强调精神追求超越物质条件。

三、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

    “形容生活清贫。语出《论语·雍也》。”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3.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喻指简朴清贫而自得其乐的生活状态。”

四、文化内涵

该成语承载儒家“安贫乐道”思想,强调在物质匮乏中坚守精神富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士人品格的象征。其价值不仅在于描述贫困状态,更在于颂扬淡泊名利、专注志向的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王力等.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3. 杨伯峻. 《论语译注》. 中华书局, 2017.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网络扩展解释

“箪食瓢饮”是一个源自儒家经典的成语,具体含义及解析如下:

一、出处与字面义

该成语出自《论语·雍也》,原文为孔子称赞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其中:

二、引申含义

形容安于清贫、崇尚简朴的生活方式,尤其强调在物质匮乏时仍保持精神上的满足与高尚追求。例如《人民日报》曾用其描述革命先烈陈延年“自己过着箪食瓢饮的清贫生活,却积极支持社会运动”。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四、使用特点

  1. 褒义语境:多用于赞美人安贫乐道、专注精神追求的品质,如文人雅士或品德高尚者;
  2. 程度强调:比“粗茶淡饭”更凸显生活条件的极端简陋,且带有主动选择的意味;
  3. 搭配对象:常与“陋巷”“不改其乐”等表达精神境界的词汇连用。

五、现代应用示例

当代学者虽非贫困,却常以“箪食瓢饮”自勉,提醒自己远离物欲、专注学术。

通过《论语》原文与历史人物的实践,这个成语已成为中华文化中“物质简朴、精神丰盈”的象征性表达。

别人正在浏览...

捱磨匕筴踣顿不对劲不关痛痒采衣昌光燀耀出牒除害兴利出令催生婆妲末貂金钓人定虐恩公伐命发纵飞神風標公粮郭隗台顾盼合体字华彩祸酷检裁检查匠宰奸禽检闲交颜解剑絶望烤面包科条口音六畜兴旺砻甓内照期刊跧伏躯老纴婆日逐时辰八字始立漱润死灰槁木调制王豹王柄危梁韦絮小苦祫烝犀伻析辨诡词西林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