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真是;正是。 元 高文秀 《黑旋风》第三折:“畅道天理难欺,人心怎昧?” 元 乔吉 《扬州梦》第四折:“畅道朋友同行,尚则怕衣衫不整。”
(2).作为话搭头,无义。 元 李致远 《还牢末》第三折:“嘱付了 僧住 ,叮嚀与 赛娘 ,畅道拖出我牢门,和你娘坟同葬,烧一陌纸,瀽一碗凉浆。” 元 岳伯川 《铁拐李》第三折:“往常我请俸禄,修养的红白。饮羊羔,将息的丰肥。畅道我残病身躯,丑诧面皮,穿着这繿缕衣服,呸,可怎生闻不的这腥膻气。”
畅道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语法功能的语气助词,主要用于古典白话文学(如元杂剧、明清小说)中,起到强调判断、加强语气的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真正是”“实在是”“简直是”。其核心含义在于强化说话人对所述内容的肯定态度或情感色彩。
语法功能
“畅道”作为固定搭配,通常置于句首或句中,后接判断性内容,通过虚化组合传递强烈的主观态度。例如:
畅道是旧恨新仇,堆积似山丘。(强调“确实是”旧恨新仇)
来源: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人民文学出版社校注本
语义演变
“畅”本义为通达无阻(如“畅通”),“道”可表言说或事理。二者结合后,语义虚化为对事实的极度确认,体现说话人的感慨、愤懑或惊叹情绪。
元杂剧中的典型用法
元代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
畅道是衙门自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
(意为:真正是衙门自古向南开,其中没有不冤屈的人。)
来源:《元曲选》,中华书局1958年版
明清小说延续
明代汤显祖《牡丹亭·冥判》:
畅道是紫府琼浆,玉液金浆。
(强调“简直是”仙家美酒。)
来源:《汤显祖全集》,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校注本
“畅道”在现代口语中已消亡,仅存于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其功能被“真是”“实在是”等副词替代,但作为历史文化语料,仍具研究价值。例如:
分析元曲语言时,“畅道”的感叹语气反映元代市井语言的生动性。
来源:王力《汉语史稿》,商务印书馆2004年修订版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第7卷第123页:
畅道:亦作“唱道”。元曲中用于句首或句中,表示强调,犹言“真正是”“简直是”。
“畅道”是汉语史上一个强化语气的助词,其使用集中于近古白话作品,承载特定的情感表达功能,现代汉语中已无实际应用。
“畅道”是一个在古典文学(尤其是元曲)中常见的词组,其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具体分为以下两种用法:
表示强调“真是/正是”
在元曲中常作为语气词,用于加强肯定或感叹。例如:
作为无实义的“话搭头”
即口语中的衬词,仅用于节奏或语气衔接,无实际含义。例如:
建议在阅读古籍时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现代使用则需谨慎区分是否为字面组合。
白藏百喙莫辩棒疮辨言鼻根宾侣镈人侧臣乘辂传讽醋意大羹玄酒大运河动脉番伪繁禧蜂扇蚁聚副叶丐户过抵过纵鼓筝环规回禀绛罗节支积厚流广菊花杯临乾厉直露己扬才买牛卖剑面毛绵幂明灵女郭女娘牌头疲费平厂辟违黔细青田酒取青媲白三尺律适均诗圣师望授官厅衰末霜缣束广就狭死目唆摆台铉弹词摊家五加现状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