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符的意思、县符的详细解释
县符的解释
指县衙发出的文书。多为拘捕传讯等事。 宋 陆游 《秋词》之二:“常年县符闹如雨,道上即今无吏行。” 清 戴名世 《王学箕传》:“县符未下,而 学箕 已怀刃将入学宫自6*杀。”
词语分解
- 县的解释 县 (縣) à 中国省级以下的一种行政区划。 县 (縣) á 古同“悬”。 笔画数:; 部首:厶; 笔顺编号:
- 符的解释 符 ú 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虎符。符信。符节。 代表事物的标记、记号:符号。音符。 相合:符合。言行相符。 道士画的驱使鬼神的图形或线条:符咒。护身符。 古代称祥瑞的征兆:符瑞。符应(宯 )(指天降“符瑞”,与人事相应)。 姓。 笔画数:; 部首:竹; 笔顺编号: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县符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县符”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县衙发出的官方文书,通常用于拘捕、传讯等司法或行政事务。以下为详细解析:
词义解释
-
基本定义
指由县级官府(县衙)签发的文书,多涉及传唤、逮捕等强制性命令。例如:
- 宋代陆游《秋词》之二提到:“常年县符闹如雨,道上即今无吏行。”
- 清代戴名世《王学箕传》记载:“县符未下,而学箕已怀刃将入学宫自杀。”
-
功能与用途
县符是古代地方行政权力的体现,主要用于:
- 传讯:传唤涉案人员到县衙接受调查。
- 拘捕:下达逮捕令,执行司法程序。
- 赋税催缴:如陆游《感秋》中“呼儿了租赋,莫待县符催”,可见也用于催促缴纳赋税。
历史背景与语境
- 行政体系中的角色
在宋、清等朝代,县符是基层行政运作的重要工具,反映中央集权下地方官府的执法权威。例如,陆游的诗句侧面描绘了当时频繁的官府文书下达场景。
- 与“符”的其他含义区分
“符”在古代也指道士的咒文或标记(如“护身符”),但“县符”特指官方文书,需结合语境理解。
引用来源说明
- 主要参考中等权威性网页(如、3、4),结合陆游、戴名世等历史文献的用例,确保释义准确性。
- 若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完整文献,可查阅《陆游全集》《戴名世文集》等原始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县符是什么意思
《县符》是指在古代************管理县级行政区域时使用的一种标志,它是县级行政区的象征。县符通常由上面镌刻有县名和县级官职等信息的木质或石质牌匾,挂在县级行政机关的门楣上。
拆分部首和笔画
《县符》这个词可以拆分成两个部首:“县”和“符”。其中,“县”的部首是“阝”,它由5个笔画组成;“符”的部首是“⺍”,它由2个笔画组成。
来源和繁体
《县符》这个词源于古代汉字的发展过程,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在繁体字中,“县”和“符”分别写作「縣」和「符」。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字形与现代有所不同。以《县符》为例,它在古时的写法是略有区别的。古代的“县”字写作「縣」,在字形上有稍微的变化;而“符”字则保持相对不变,仍然写作「符」。
例句
1.县符的挂起代表着该县的政权正式成立。
2.他被任命为县符的保管人,负责维护县级行政机关的权威。
组词
县城、县政府、县制、县级干部
近义词
县牌、县标
反义词
省符、国符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