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容与的意思、容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容与的解释

(1) [be carefree and leisurely]∶悠闲自得的样子

步容与于南林。——晋· 陶渊明《闲情赋》

(2) [hesitatively]∶犹豫不前的样子

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楚辞·屈原·涉江》

详细解释

(1).徘徊犹豫,踌躇不前貌。《楚辞·离骚》:“忽吾行此流沙兮,遵 赤水 而容与。” 游国恩 纂义:“谨按……容与即犹豫,亦即夷犹,踌躇不前之意。”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舟凝滞於水滨,车逶迟於山侧,棹容与而詎前,马寒鸣而不息。” 宋 苏轼 《奉和凝祥池》:“鸣鑾自容与,立马久回翔。”

(2).从容闲舒貌。《楚辞·九歌·湘夫人》:“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后汉书·冯衍传下》:“意斟愖而不澹兮,俟回风而容与。” 李贤 注:“容与犹从容也。”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词:“纶巾羽扇容与,争看列仙儒。” 明 刘兑 《妖红记》:“即辰秋气清爽,想惟深闺容与,淑履多福。” 周贻白 注:“容与,闲暇自行。”

(3).随水波起伏动荡貌。《楚辞·九章·涉江》:“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旧唐书·阎立本传》:“ 太宗 尝与侍臣学士泛舟于春苑,池中有异鸟随波容与, 太宗 激赏数四,詔座者为咏,召 立本 令写焉。”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桥东录》:“新月无力,易于沉水;夜静山空,扁舟容与。” ********* 《无题》诗之二:“緑波容与漾双鸥,触我离怀万里愁。”

(4).放纵,放任。《庄子·人间世》:“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与其心。” 成玄英 疏:“容与,犹放纵也。”《淮南子·精神训》:“抱其太清之本而无所容与。” 高诱 注:“无所容与於情6*欲也。”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容与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容与”是古汉语中一个多义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以下是综合古籍用例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悠闲自得
    常见于描写人物从容闲适的状态,如陶渊明《闲情赋》中“步容与于南林”,表现漫步时的悠然心境。此义项在《楚辞·湘夫人》中亦有体现:“聊逍遥兮容与”,形容安闲自得的姿态。

  2. 犹豫不前
    多用于描述舟车行进受阻或内心迟疑,如《楚辞·涉江》“船容与而不进兮”,以船只徘徊不前暗喻行路艰难。江淹《别赋》中“棹容与而讵前”进一步强化了停滞不前的意象。

二、引申含义

  1. 随波起伏
    由“犹豫不前”引申为随水流晃动的状态,如《楚辞·九章》描写船只“淹回水而凝滞”,苏轼诗作“鸣銮自容与”也暗含此动态。

三、语义关联

该词本义含矛盾性:既体现从容(主动选择),又隐含阻滞(被动状态)。这种双重性使其成为古代文学中表达复杂情境的常用词,如班昭《东征赋》“怅容与而久驻”即融合了流连与踌躇的双重意味。


提示:以上解析综合了《楚辞》、陶渊明、江淹等经典用例。如需进一步考证具体文献出处,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王力《古代汉语》等工具书。

网络扩展解释二

《容与》的意思

《容与》是一个成语,意为包容和谅解。它由两个汉字组成,每个字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含义,一起组成了一个表示整体意思的词语。

拆分部首和笔画

《容与》的第一个字《容》的部首是“宀”,共有9画;第二个字《与》的部首是“人”,共有4画。

来源

《容与》最初出现在《尚书·大禹谟》这本古籍中,它描述了大禹担任天子后,容纳各方面才能的重要性。后来,这个成语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广泛流传和使用。

繁体

《容与》的繁体字是「容與」。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会随着不同时期的变化而有所不同。根据历史文献所示,古代的《容与》以及《容與》的写法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例句

1. 在面对他人的错误时,我们应该学会宽容与谅解。

2. 只有容与包容,才能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

组词

包容、容忍、宽容、容纳、容颜、和容、容器等。

近义词

宽容、包容、容纳、接纳。

反义词

排斥、拒绝、不容。

别人正在浏览...

鲍老儿抃踊比肩迭迹髀肉不当家沧浪长存常壹迟想驰逐蹴躇粗话待哺单外攧扑不破东诸侯饿殍枕藉非薄废损浮游赶明儿更夫垢纷狗裘挂搭瑰佹好家伙和罗画阑黄葛惶惋加官进禄迦罗皲瘃连头醁醅铭心母教南船北车排戏欠体秦城日不移晷史才衰沮书可宿着堂头和尚讨野火天牎铁钉铁铆体恤入微万劫僞迹魏源屋顶五月卅一日急雨中宪长衔轭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