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白6*虎幡 ”。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白兽幡汉语 快速查询。
“白兽幡”是古代的一种旗帜,主要用于传达朝廷政令或军事命令。以下是综合多个资料的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白兽幡”即“白虎幡”的别称,是一种绘有白虎图案的旗帜。白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西方方位和军事力量,因此这类旗帜常与军队或官方指令相关。
历史用途
名称演变
“白兽”实为“白虎”的避讳改称。例如唐代因避李虎(唐高祖祖父)名讳,将“白虎”改为“白兽”,相关器物名称也随之变化。
相关文献
该词在《汉语大词典》《古今注·舆服》等典籍中有记载,说明其历史渊源和官方性质。
提示:若需更深入的史料考证,可参考权威词典或《晋书》《新唐书》等史书中的舆服志部分。
《白兽幡》是指一种传统文化中的某种幡旗,其颜色为白色,幡上绘有兽头图案。
《白兽幡》的拆分部首为白(白字的部首是白字),由5个笔画组成。
兽(兽字的部首是犬字旁),由11个笔画组成。
幡(幡字的部首是巾字旁),由13个笔画组成。
《白兽幡》一词的来源与古代战争有关。在古代战争中,军队常常会使用各种不同颜色和图案的幡旗作为军队的标志。其中,《白兽幡》就是一种特定的幡旗,用以表示某支军队的归属或者某种特殊意义。
“白兽幡”的繁体字为「白獸幡」。
古代汉字中的《白兽幡》有多种不同的写法和拼音,例如:
白:伯粤(bó yuè)、伯火(bó huǒ)
兽:豕虍(shǐ hū)、虎(hǔ)
幡:乏反(fá fǎn)、旛(fān)
1. 这支军队高举着白兽幡冲向敌人的阵营。
2. 在古代战争中,白兽幡是一种被认为带来好运的幡旗。
与《白兽幡》相关的组词有:
1. 黑鬃白兽幡
2. 红旗飘扬
3. 雪白旗帜
与《白兽幡》近义的词汇包括:
1. 白色幡旗
2. 白幡
3. 兽头幡
与《白兽幡》反义的词汇有:
1. 黑旗
2. 红幡
3. 青龙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