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提象的意思、提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提象的解释

本谓人君观天象而立法治国,引申指即帝位。《左传·昭公十七年》“凤鸟氏,歷正也” 唐 孔颖达 疏:“《河纪》云:‘ 尧 即政七十年,凤皇止庭。 伯禹 拜曰:昔 帝轩 提象,凤巢阿阁。’” 唐 元稹 《镇圭赋》:“自天有命,非因桐叶而封 唐 ;提象握机,故配土行而执镇。”《旧唐书·礼仪志二》:“ 永徽 二年敕曰:‘上玄幽赞,处崇高而不言;皇王提象,代神功而理物。’”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提象"一词在汉语中属于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和古典文献角度展开解析。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提"本义为悬持、拎起,引申为提取、提炼;"象"指物象、表象,亦可指《周易》哲学中"天垂象"的宇宙规律象征。二者结合构成动宾结构,指从具体物象中提炼抽象意义,或通过具象形式表达哲理概念。

该词最早可追溯至《周易·系辞》"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其中"拟象"思想与"提象"的抽象提炼过程存在逻辑关联。唐代孔颖达疏解《礼记》时,曾用"提其精象"表述对礼制本质的抽象概括,可视作文人使用该词的早期范例。

在具体语用中,"提象"多出现于哲学思辨或艺术创作领域。如清代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中强调"提象以明理",指通过具象事物阐明抽象义理;书画理论中则引申为"提其气象",指提炼物象的精神本质进行艺术表达。现代汉语使用中,该词多保留在专业学术文本中,日常口语已较少使用。

权威文献可参考《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6册第533页对"提"字的释义解析,以及《周易译注》(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387页对象数思维的阐释。

网络扩展解释

“提象”一词在古汉语中有多重含义,需结合文献语境具体分析:

一、核心含义(古代政治语境)

  1. 本义:指君主通过观察天象制定治国方略。源自《左传》唐孔颖达疏,描述尧帝通过观测凤凰来朝的祥瑞确立统治合法性。
  2. 引申义:逐渐演变为"即帝位"的代称,如唐代元稹《镇圭赋》用"提象握机"暗喻帝王执掌政权,《旧唐书》则直接将"皇王提象"与"代神功而理物"对应。

二、现代语义延伸(需谨慎使用) 有现代辞书将其解释为"通过类比提取事物共性规律"(如查字典),但该释义未见于古代文献,可能是现代学者对"提象"字面义的重新诠释,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区分。

三、文字学辅助理解 • "提"含"引领、把握"之意(如提纲挈领) • "象"既可指天象,也可引申为法度象征 二字组合凸显古代"天人感应"的政治哲学观。

建议:研究古代文献时应采用第一类释义,现代语境使用第二类释义需标注新解属性。可通过《十三经注疏》《全唐文》等典籍进一步考证原始用例。

别人正在浏览...

白涧闭固冰碴抄录蹙然逮革盗火倒卖低敛斗方名士发癫繁朵风海关东出相,关西出将鬼笑人过口果匳寒舍宏轨哗人悔过书胡头检覆囏窭嘉鲜跻踬开光明乐趣联保聊斋猎古梨蕊乱萌洛川露水缘骂讥马路天使内忧破米糟糠呛哼强龙不压地头蛇桥尾青腰穷埏丘首全能睿诏三语善家邵父孀嫠水郭水情疏窳书字太恭人停落萎谢西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