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粗糙低劣,与精良相对。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书画》:“ 筌 恶其轧己,言其画粗恶不入格,罢之。”《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然 唐 永平 钱法,肉好周郭精妙, 齐贤 所铸,虽岁增数倍,而稍为粗恶矣。”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中国同盟会》:“铁路之汽车,始极粗恶,继渐改良。”
(2).极言粗俗。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诗中罕用‘血’字,用则流於粗恶。”
“粗恶”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主要含义:
粗糙低劣(形容物品质量)
指事物制作或材质粗糙、品质低劣,与“精良”相对。例如:
粗俗恶劣(形容言行举止)
形容人的言语、行为粗鲁无礼,缺乏修养,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例如:
该词在古籍中高频出现,现代汉语使用较少,需结合语境区分具体指向。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文献出处,可参考汉典()或《梦溪笔谈》()等来源。
《粗恶》是指言行粗鲁恶劣,举止不端的意思。常用来形容人的举止、性格或品行恶劣,多用于贬义。
《粗恶》这个词可以拆分为“米”字旁的“粗”和“恶”字。
「粗」字由部首「米」和右边的「禾」组成,总共有11画。
「恶」字由部首「心」和下面的「亞」组成,总共有10画。
《粗恶》这个词来源于汉语中的常用词汇,是汉字组合而成的。在繁体字中,「粗」的写法和简体一样,而「恶」的写法为「惡」。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粗」字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改革后的简化字将原来的「粗」字「粗细相间」演变为现在的部首形状,而古代写法则是平底的「老犬」旁加上形状和「米」字的一样。
古代的「恶」字写法中,「心」字部分更加明显,下面的「亞」字更加复杂。
1. 他的言辞粗恶无礼,完全没有教养。
2. 这个人行事粗恶,处处惹人讨厌。
1. 粗鲁恶劣
2. 粗暴
3. 粗心大意
4. 恶言相向
5. 恶劣行径
6. 恶语伤人
1. 粗野
2. 恶劣
3. 凶恶
4. 恶心
5. 恶劣
1. 柔和
2. 善良
3. 恩德
4. 温和
5. 和善
啊呀鄙易不停当伥伥朝靴大撒手调布滴滴渎山繁本粉闱分委浮萌杆棒干说敢作敢当功捷功模光可鉴人管库衮衮诸公荷礼嘉诲箭书践祚镜槛金粟山藏经纸举察开尔文宽斧醪糟厉害凌波柳叶刀龙战鱼骇马糊面署第一名高磨心南徐赔赃铺床蒲鲁东主义普罗列塔利亚特弃远柔穰三制手伤司山中宰相识涂马实象适野水德私忿塘岸抟炉无父无君梧鼠技穷献豆相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