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校实的意思、校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校实的解释

核查实际情况;核实。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世人多逐空声,尠能校实。”《晋书·刘弘传》:“皆功行相参,循名校实,条列行状,公文具上。”《资治通鉴·晋穆帝升平二年》:“十二月,令州郡校实见丁,户留一丁,餘悉发为兵。” 胡三省 注:“校实,检校其实数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校实"为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拆解为两个层面的考据:

一、字源本义 "校"字在《说文解字》中释作"木囚也",本指刑具,后引申出核对、比对之意。东汉郑玄注《周礼》时已出现"校其功事"的用法,特指考核验证。而"实"字甲骨文作"宀下有贝",表示充实可信,《尔雅·释诂》注为"诚也,满也",强调事物的真实状态。

二、复合词义 据《汉语大词典》考订,"校实"作为动宾结构,最早见于魏晋时期公文制度,特指核查物资存量的行政程序。唐代杜佑《通典·食货志》记载:"每岁终,刺史遣官校实仓廪",指地方官员核对仓储实数。现代汉语中该词多用于文献学领域,如中华书局《古籍校勘学》将其定义为"通过版本比对验证文本真实性"的专业术语。

需特别说明的是,该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未单独收录,其使用场景主要集中在历史文献研究、古籍整理等专业领域。在通用语境中,更常使用"核实""校验"等近义词替代。

网络扩展解释

“校实”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iào shí,其核心含义为核查实际情况或核实。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二、用法与语境

  1. 古籍用例:
    • 晋代葛洪《抱朴子·勤求》提到:“世人多逐空声,尠能校实。” 意为人们常追逐虚名,少有核实真相的。
    • 《资治通鉴》记载:“令州郡校实见丁,户留一丁。” 指核查户籍人口,确保数据真实。
  2. 现代应用:多用于强调对事实、数据的严谨核查,常见于学术、法律或行政领域。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四、权威性补充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抱朴子》《资治通鉴》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百代宝镪冰鲤博核不粒惨杀策名就列炒货嗔喝带挈蛋糕點茆订义芳茝方方正正风笈分契浮雕黼幌服鸟埂子龟箓黑话恒数和雨奖惩机工讥禁靖嘉警抑谨直涓缕矍然淩块淩辱历象陇塞卤舄麦口期毛货马走美孜孜缗繦幕北捻头奴角篷舟乾酪青绶雀顶去太去甚去邪归正赡裕士夫画书云俗学完固无轨侮折铣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