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的意思、白茅的详细解释
白茅的解释
(1).亦作“ 白茆 ”。植物名。多年生草本,花穗上密生白色柔毛,故名。古代常用以包裹祭品及分封诸侯,象征土地所在方位之土。《易·大过》:“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孔颖达 疏:“洁白之茅。”《诗·召南·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高亨 注:“白茅,一种草,洁白柔滑,古人常用它包裹肉类。” 汉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锡君玄土,苴以白茅。” 唐 岑参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诗:“长风吹白茆,野火烧枯桑。”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白茅》:“茅有白茅、菅茅、黄茅、香茅、芭茅数种,叶皆相似。白茅短小,三四月开白花成穗,结细实,其根甚长,白软如筋而有节,味甘,俗呼丝茅,可以苫盖及供祭祀苞苴之用。”
(2).茶名。 宋 杨伯嵒 《臆乘·茶名》:“茶之所产,六经载之详矣。独异美之名未备…… 北苑 曰叶布絶品, 豫章 曰白露,曰白茅。”
词语分解
- 白的解释 白 á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白色。白米。 明亮:白昼。白日做梦。 清楚:明白。不白之冤。 纯洁:一生清白。白璧无瑕。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白。白卷。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白忙。白说。 没
- 茅的解释 茅 á 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先开花,后生叶,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茎可食,亦可入药。叶可编蓑衣(亦称“白茅”):茅草。茅庐。茅舍。名列前茅(喻名次列在前面)。 笔画数:; 部首:艹;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白茅是一种具有多重文化、药用及生态价值的植物,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植物学特征
白茅(学名:Imperata cylindrica)是禾本科白茅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秆直立,高30-80厘米,叶片呈窄线形且内卷,边缘粗糙。其显著特征为圆锥花序上密生白色柔毛,花穗形似丝状,故别名“丝茅”。根茎粗壮,可入药,味甘,颖果椭圆形。
二、药用价值
白茅的根、茎、叶均具药用功效,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归肺、胃、膀胱经,主要用于:
- 凉血止血:治疗吐血、衄血等血热症状;
- 清热利尿:缓解水肿、小便不利;
- 生津止咳:改善肺热咳嗽。
三、历史文化意义
- 祭祀与礼仪:古代用白茅包裹祭品(如《诗经》提及“白茅包之”),因其洁白柔滑被视为神圣植物。
- 分封象征:周代分封诸侯时,以白茅包裹方位土,象征土地授予。
- 文献记载:《易经》有“藉用白茅,无咎”之说,体现其高洁寓意。
四、分布与生态
白茅适应性强,广泛分布于中国北方(如辽宁、山东)及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常见于沙质草甸、河岸等环境。其根茎耐旱且再生能力强,易成顽固杂草。
五、其他用途
- 食用:根茎含糖分,可生食或酿酒。
- 生活材料:叶片可编织蓑衣、覆盖屋顶。
若需进一步了解其药方配伍或生态影响,可查阅相关中医药典籍或植物学研究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白茅这个词是指一种生长在草地上的植物,也可用来形容白色的茅草。下面给你详细解释一下。
拆分部首和笔画:
- 「白」这个字的部首是「白」,它表示颜色「白色」。它的笔画数目是「5」。
- 「茅」这个字的部首是「艸」,它表示植物。它的笔画数目是「9」。
来源:
「白茅」的来源是由「白」和「茅」两个字组成。茅草在中国古代被广泛使用,用于建造房屋、编织工艺和草席等。因此,「白茅」这个词表示的是白色的茅草。
繁体字:
「白茅」的繁体字是「白茆」。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白茅」的字形和现代稍有不同,但基本上保持了相同的意义和部首。
例句:
1. 这片白茅丛中,隐藏着一座古代庙宇。
2. 我喜欢把白茅编织成草席,用来遮阳。
组词:
与「白茅」相关的组词有「茅草」「茅屋」「茅厕」等。
近义词:
「白茅」的近义词有「白菅」「白芈」等。
反义词:
「白茅」的反义词可以根据语境而定,例如「黑茅」表示黑色的茅草。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有其他问题也可以继续问我哦。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