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白载笔的意思、浮白载笔的详细解释
浮白载笔的解释
浮:罚人饮酒;白:指专用来罚酒的大杯;浮白:指喝酒和干杯;载笔:拿着笔。一面喝酒,一面写作。旧时比喻文人的雅量和才气。
词语分解
- 浮白的解释 汉 刘向 《说苑·善说》:“ 魏文侯 与大夫饮酒,使 公乘不仁 为觴政,曰:‘饮不釂者,浮以大白。’”原意为罚饮一满杯酒,后亦称满饮或畅饮酒为浮白。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或升降有序,或
- 载笔的解释 .携带文具以记录王事。《礼记·曲礼上》:“史载笔,士载言。” 郑玄 注:“笔,谓书具之属。” 孔颖达 疏:“史,谓国史,书録王事者。王若举动,史必书之;王若行往,则史载书具而从之也。” 南朝 齐
专业解析
浮白载笔
释义
“浮白载笔”指饮酒时执笔书写或绘画,形容文人墨客在酒兴酣畅时挥毫创作的风雅情态。其中“浮白”原指罚饮满杯酒(“白”指罚酒用的大杯),后泛指饮酒;“载笔”意为执笔、持笔书写。该成语融合了饮酒的豪放与文艺创作的雅致,多用于描述文人即兴创作时的洒脱意境。
出处与典故
该成语可追溯至清代文人的创作语境。蒲松龄《聊斋志异·自志》中载:“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 此处作者借“浮白载笔”自述饮酒执笔著书的状态,暗示借酒兴抒发胸中郁结,成就《聊斋志异》这一“孤愤之作”。
用法与示例
- 文学创作:形容酒后灵感迸发、挥毫泼墨的场景。
例:文人雅集,常浮白载笔,即席赋诗,留下诸多名篇。
- 艺术表现:用于书画创作场景,强调酒与艺术的交融。
例:画家醉后浮白载笔,顷刻间一幅写意山水跃然纸上。
权威参考
- 《汉语大词典》(第2版):“浮白”释义为“饮满杯酒”,“载笔”指“持笔书写”,二者合用形容饮酒创作。
- 《古汉语成语典故词典》:强调其源自清代文人习语,体现“酒助诗兴”的传统文人文化。
注:经核查,暂未发现可公开引用的在线词典资源。建议查阅《汉语大词典》《辞源》等权威纸质辞书获取详细释义及书证。
网络扩展解释
“浮白载笔”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为详细解释:
释义
- 字面含义:
“浮”指罚人饮酒,“白”是古代罚酒用的大杯,“载笔”即执笔写作。合起来形容文人一面饮酒、一面挥毫创作的情景,常用来比喻文人的雅量与才气。
出处
- 该成语出自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自志》:“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
此处蒲松龄借“浮白载笔”表达自己借酒助兴、以笔抒怀的创作状态。
语法与用法
- 通常作宾语或定语,用于描述文人的写作场景或才情。
例:他常于月下浮白载笔,留下诸多名篇。
延伸解析
- “浮白”的典故:
“浮白”源于古代罚酒习俗,如《淮南子》中“浮以大白”即指罚酒。后引申为饮酒助兴。
- 文化意象:
成语融合了饮酒与写作两种行为,既体现文人洒脱不羁的风范,也暗含借酒激发灵感的传统。
读音争议
- 部分资料标注为“fú bái zǎi bǐ”,也有标注“zài”。建议以权威词典或语境为准。
总结来看,“浮白载笔”生动刻画了文人饮酒创作的雅趣,兼具文学性与历史渊源。如需更多例句或近义词,可参考《汉语成语大词典》等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谙尝芭蕾舞保护国禀庾碧眼不差似材分袃蒯持布鼓过雷门辞林大地艺术答贶黮袍都昙鼓二娥风耗凤鷟缚虎辅亮给施革条怪圈贺节烘堂大笑借篷使风开科取士可惨捞儿冷汗愣闪娄娄卖獃盲翁麪店面诮靡薄彭越辟名乾荒诮恨七筴嬛薄欺上压下热地蚰蜒伤怆适孽水枯石烂书诺硕量松花笺宿本泝流追源滕口颓光退火外主五题显见咸汁歇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