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次辂的意思、次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次辂的解释

亦作“ 次路 ”。副车。《书·顾命》:“先輅在左塾之前,次輅在右塾之前。”《礼记·礼器》:“大路繁缨一就,次路繁缨七就。”《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享 子展 ,赐之先路三命之服,先八邑。赐 子产 次路再命之服,先六邑。” 杜预 注:“先路、次路皆王所赐车之总名。”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次辂”是古代礼制中的专有名词,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释:

一、基本含义
“次辂”亦作“次路”,指副车,即主车之外的备用车辆,常用于礼仪场合或赏赐。与“先辂”(主车)相对,体现等级差异。

二、文献引证

  1. 《尚书·顾命》记载:“先辂在左塾之前,次辂在右塾之前”,说明其在宫廷仪式中的摆放位置。
  2. 《礼记·礼器》提到“大路繁缨一就,次路繁缨七就”,表明次辂的装饰规格低于主车(大路)。
  3.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载郑国子产受赐“次路再命之服”,而子展受赐更高规格的“先路”,反映次辂作为赏赐物时与官职等级的关联。

三、礼制背景
次辂的用途与礼制等级密切相关。据杜预注解,“先路”“次路”均为周王赐车的总称,但次辂规格较低,通常赐予次一级的官员,如《左传》中子产的官职低于子展,故受赐次辂。

“次辂”是古代礼仪制度中象征身份与等级的副车,常见于文献记载的仪式、赏赐场景。

网络扩展解释二

次辂(cì lù)是一个汉字词语,有着丰富的含义和用法。下面是关于此词的详细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 次辂的部首是车,并且由10个笔画组成。 来源: 次辂是从《庄子·逍遥游》中的一句话引申而来:“不踰次辂而越轨者,吾不与为亲。”其中的“次辂”表示一种行车的限度,即指轨道之内。后来此词也被引申为在规定范围内行动。 繁体: 次轆是次辂的繁体字形。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次辂的写法可能会与现代有所不同,因为汉字的书写方式随着时间的变迁而有所变化。然而,在本次回答中,我们只提供现代的写法。 例句: 1. 他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决心不踰次辂而越轨。 2. 我们应该遵守规则,不要踰次辂行事。 组词: 次辂可以作为一个词语独立使用,不常用于构成其他复合词。 近义词: 与次辂意思相近的词语包括:不越轨、守纪律、恪守规则。 反义词: 与次辂意思相反的词语包括:踰轨、违规、超越限度。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解释,请随时告诉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