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关中平原的意思、关中平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关中平原的解释

又称“渭河平原”。在陕西中部,秦岭以北,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原为地堑,经渭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海拔400米左右。土地肥沃,灌溉发达,是中国重要农业区,有“八百里秦川”之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关中平原,又称渭河平原或关中盆地,是位于中国陕西省中部的重要地理单元。其名称源于历史地理概念:“关”指古代军事要塞(如函谷关、大散关等),“中”意为四关之内,故称“关中”。该平原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南倚秦岭,北接渭北高原,由渭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总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农业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一、地理特征与形成

关中平原属断陷盆地,经渭河长期冲积形成平坦沃土。渭河自西向东贯穿全境,形成多级阶地与河漫滩,土壤以黄土为主,疏松肥沃,灌溉便利。其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适宜农耕,素有“八百里秦川”的美誉。

二、历史地位与文化意义

作为中华文明核心区域之一,关中平原见证了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建都史。西安(古长安)长期为古代政治、经济中心,丝绸之路起点便位于此。考古发现如半坡遗址、秦始皇陵等印证了其文明延续性,方言、秦腔、社火等非物质文化亦在此传承。

三、现代经济与生态价值

今日的关中平原是西北地区粮棉主产区,依托“关中平原城市群”成为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同时,秦岭北麓生态屏障与渭河湿地构成重要生态廊道,对维护区域水土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战略意义。


参考资料

  1. 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省志·地理志》.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1.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丛书:华北平原》. 科学出版社, 2018.
  3.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关中平原历史地理研究》. 2020.
  4.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文化遗产保护专题(https://wlt.shaanxi.gov.cn/
  5.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关中”词条释义. 商务印书馆, 2016.

网络扩展解释

关中平原是中国陕西省中部的重要地理区域,以下从多个角度综合解释其含义:

一、地理位置与范围

关中平原位于秦岭北麓与渭河北山之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东西延伸约350-360公里,面积约3.4万至3.6万平方公里。其北部接陕北黄土高原,南部为秦巴山脉,平均海拔在323-800米之间,整体地势西高东低。

二、名称由来

  1. “关中”的得名
    有两种主流说法:
    • 因位于函谷关、大散关、武关、萧关四座关隘之间;
    • 因地处函谷关与陇关之间。
  2. 别称“八百里秦川”
    春秋战国时期为秦国核心区域,东西跨度约360公里,古人以“八百里”约称。

三、地理特征

四、历史与农业地位

自先秦时期即为重要农业区,《史记》称其“膏壤沃野千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素有“粮仓”之称,至今仍是陕西工农业核心区域。

五、其他别称

又称渭河平原或渭河盆地,在地理学文献中常与关中盆地概念重叠。

别人正在浏览...

巴旦杏白鼻子兵士逋积不戏超雪丞参撑天柱地蚩旗賨货达摩禅道东说西断流对攻发视飞跨服务各不定瓜李之嫌官般管摄扢达龢宁华毂活物夥长九馗就粮卷帐烤烟空生苦差頯然劳醉连标连日利导六出花马复令盲圣忙祥没做道理处面临迷悖尼庵凝固点盼盼茶茶前资硗确勤剧人生如寄撒顽稍事诗窖霜实炱煤瘟鬼五袴手舞文饰智